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中国公安部消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物流业不断蓬勃发展。近年来,在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物流服务活跃的地区,物流配载诈骗犯罪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物流诈骗犯罪案件主要是犯罪分子以物流中介部门和运输户身份诈骗客户财物,即一方是暗中存心诈骗的犯罪分子,一方是缺少警惕不明真相的正规生意人,使得此类诈骗案件的成功率极高。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05年仅江苏、山东、内蒙三地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就立此类案件200多起,涉案值3000余万元。物流配载诈骗案件除给受骗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还会其商业信誉赞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收货、收款方正常的生产或经营,是影响物流业正常发展的一大“毒瘤”。
物流配载诈骗犯罪有如下特点:一是诈骗手法欺骗性强,使人防不胜防。犯罪分子往往以提供运输劳务为名,欺骗物流中介部门与之签订业务合作合同,或者直接假冒物流中介部门与客户商谈货物运输业务,抓住货运业主急于搭便车、图便宜的心理,以较优惠的中介费、运输费为诱饵,诱骗客户上当受骗,待拉上客户的货物或拿到代收货款后,便迅速逃之夭夭。有的犯罪分子先是对价值较低的货物提供正常的运输或代收货款服务,建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以麻痹客户的警觉心理,一旦遇到货物价值高、代收货款数额大的情况,即拉上货物或者卷款逃匿。
二是犯罪手段极为隐蔽,案发后查证挽回损失的难度很大。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身份证、驾驶证、车牌及行车证,提供虚假的手机和固定电话号码等手段,有的甚至购买非法拼装车辆,在作案前临时雇佣司机,让司机出面从配货站拉出货物后,犯罪分子再借故将司机辞退,然后自行驾车逃匿。由于犯罪分子提供的人员、车辆、通讯工具等信息全部是虚假信息,致使案发后查证难度很大。
三是从作案人员来看多是异地人员流窜作案、结伙作案,从受害人员看多是异地客户或驾驶员,从诈骗的货物看主要是价值高、销路好、易出手的货物。如江苏宜兴破获的一起案件中,19名邳州籍犯罪嫌疑人自2005年2月以来,分工明确,骗、销一条龙作业,伪造驾驶证、汽车行驶证及牌照,以配载运货为幌子,在山东、天津、江苏、上海、浙江、河北、山西等地诈骗作案17起,骗得电缆、彩钢板、洗衣机、席梦思床垫、化工原料及各种钢材、钢管等物价值数百万元。
消息指出,物流配载诈骗案件的特点决定了防范胜于打击。从事物流配载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该提高警惕、严加防范。一是有关部门将加强物流配载运输行业管理,对物流公司、货运站等实行登记,对其从业人员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对其挂靠单位、车辆类型、人员组成及人员图像信息等分别建立档案,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特别要提高其对承运方提供的证件、履行合同的审核能力,增强审查把关力度,为社会公众提供配载运输行业相关信息的查询服务,以便于社会公众及时甄别真假。
二是客户要时刻警惕,找正规的配货信息中介部门进行委托运输业务,尽可能的签定货物意外损失保障条款,同时要查验承运人员及车辆的有关信息,包括人员的长相特征是否与其身份证、驾驶证件上的照片相符,口音是否与证件地址区域的方言相符,车辆行驶证与车辆特征是否相符,承运优惠价格是否合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
三是要尽量做到人随货行,不能跟随的要牢记对方的各种信息,此外还要尽可能掌握所托运货物的销售市场等,并在托运过程中与受货方保持联络,发现异常及时报案,将掌握的信息准确地提供给公安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