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撤职司机刑拘公司摘牌
3月16日下午4时04分,广州市下塘西高架桥一辆超载泥头车(杭州称黄沙车)撞上一辆公交车,造成6人死亡,20人受伤。这宗震惊广州的车祸发生后,两天时间又有4人死在泥头车下:3月17日下午1时50分,一辆泥头车在增城街头与摩托车相撞,摩托车上3人死亡;当晚9时40分,一辆泥头车在白云区江高镇撞倒摩托车,造成1死4伤。 短短两天,泥头车在广州连续酿祸,10条生命随风飘逝,现场惨不忍睹。泥头车闯祸事件一时间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和市民尤其是司机一道对事故进行了反思。
整顿
肇事相关人员一个都不放过17日,广州市市容环卫局召开紧急会议向媒体宣布,永远取消广州安迅达散体物料运输有限公司在广州从事余泥渣土运输的资质。免去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余泥渣土排放管理处处长陈思华、监督科科长邓振寰职务。截至3月18日,公安交警部门对车辆技术检验已基本完成:撞公交车的肇事大货车在出事地点产生侧滑的临界时速约65公里,超速达117%(出事地点限时速30公里);出事时实际载质量为36.8吨,核定载质量为12吨,超载率205%。肇事司机管国春已被刑事拘留。同时,“放马”让事故泥头车上路的工地监督员被解聘。今后所有失职的监督员都将被解聘除名。据介绍,管国春所属的安迅达公司是广州市余泥渣土运输市场规模数一数二的大企业,该公司有130台运输车领有余泥渣土准运证,占到环卫部门颁发准运证总数的1/7。年内多部门联手整治泥头车“从即日起,广州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易发生事故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共汽车、出租车、载重货运车、建筑垃圾运输车、散装水泥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校巴、楼巴、危险品运输车、摩托车及特种车辆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凌伟宪在当日广州市政府召开的研究和部署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如此表示。据介绍,广州有20多家具备准运证资质的运输公司,有证的正牌泥头车有937辆。环卫部门每半年对车容车貌检查一次,符合规定者,发放准运证。各区的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所派出监督员,监督“一不准进,三不准出”:无准运证的泥头车不准进工地,超载、无遮盖、没清洗干净的泥头车不准出工地,监督员发现违规要通知城管执法。市城管委决定,从即日起至今年年底止,组织开展广州市严控、查处和加强对违法施工工地文明施工的管理和散体物料运输管理的专项行动,行动分两个阶段,3月17日~4月17日为行动月阶段,4月17日至12月底为巩固阶段。公安交警部门要依法对不按规定时间和规定路线行驶的泥头车进行查处。对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重量30%的,要罚款2000元并扣留机动车。
隐患
泥头车司机计件拿钱在环市路麓湖路段一个工地上,资深司机郭师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平时驾驶的是一辆罐车,核载量为13200公斤。郭师傅摇着头说:“我这车也是个大家伙,可我也怕泥头车。尤其在东濠涌立交、广园路、广从路那些路段,一听见泥头车发出的那种轰鸣声啊,我们开大车的司机就会躲开。”郭师傅还透露了行业的一些内幕:“开泥头车的司机,都是按趟数拿钱,开得快,载得多,拿钱就多。”运输公司:不超载生意就飞了记者在海珠区广州超华物流运输公司看到,50多辆泥头车全部停在场内。“行业的恶性竞争,迫使不少正规的运输公司也不得不铤而走险。”该公司马经理向记者大吐苦水。马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一辆泥头车约60多万元,使用年限8年,各种费用加上每年保费2.3万元,一辆泥头车费用要2000元一天。他抱怨:“超载对车损耗极大,压断一块钢板就要花几百元去修,我们也不愿意,可是如果你不做,工地就去找别的公司了。”资料显示,近年广州全市大小建筑工地达数千个,有余泥排放的工地有上千个,每年余泥的排放量近千万立方米。巨大的市场使大批余泥散运车应运而生,除新疆和西藏外,全国各地都有运输车拥入广州,至今广州有证的正牌泥头车有937辆,“野鸡车”到底有多少辆很难统计。司机:谁都不愿主动超载超华物流运输公司一位正在擦洗泥头车的司机告诉记者,他对出了事的司机很同情,他说:“司机跑一趟车提成只有10元,如果超载被抓,罚款200元是司机自掏腰包,谁愿意主动超载?”“有时,我们也跟工地闹,有什么用呢!前几年光景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跑五六趟,现在没活干啊!”据了解,正规运输公司一般要求司机有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
责问
两日夺命10条!不少市民责问:泥头车如此猖狂,为何就管不住?!粗笨泥头车,为什么敢目无王法,甚至屡酿恶性事故?四大政府部门齐管泥头车,为什么反而管不好?如何才能让泥头车规矩起来?记者采访多位政府部门负责人、建筑业业内人士和学者专家,请他们为“泥头车之痛”把脉下药。泥头车为何敢频频违规?曾多次参与查处泥头车行动的某城管负责人介绍,泥头车猖狂,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套牌、无牌“野鸡车”太猖狂。“余泥洒漏、乱闯红灯、欺负小车、甚至造成恶性交通事故的,大多是‘野鸡车’。”由于余泥运输是按立方计酬,“野鸡车”无不求快、求多。碰到执法,假如看到对方人不多,不少司机为了避罚,往往油门一踩,企图依仗车高车重,强行突围。———规范运输利润薄,有牌车也铤而走险。“3·16”特大事故的肇事车,属大型公司“安迅达”。为何连“正规军”也铤而走险?利润薄是主要原因。据计算,一辆规范的泥头车,每天成本要2000元,要想跟成本低八成的“野鸡车”竞争,只能“挥泪大让利”,于是,为了不赔本,超载、违章常有发生。———夜间运营,监管尤其薄弱。据规定,在广州市区内,泥头车只能在晚8时半至10时半间运输。但实际上,不少泥头车都喜欢“午夜狂奔”,而这段时间,也恰是各政府部门的休息时间。在政府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管制更难。许多泥头车为避“电子眼”,都会用泥将牌照抹黑,即使“立照留念”,也很难抓到责任人。“四龙治车”为何治不好?管理泥头车的部门有四个:交委负责发牌,城管负责处罚超载洒漏,环卫负责管理车辆余泥倾倒排放,而违章上路则由交警部门来查处。“四龙治车”,为何治不住?有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各部门虽然有权,却谁都难以对违规车造成足够威慑力。据了解,环卫部门在各工地安排的环卫监督员,本来是政府的一线人员,但他们对违规泥头车却没有行政执法权,只能发出劝告,或通知环卫部门,在半年一次的专运公司审查中对公司进行处理,而对“野鸡车”,则完全无能为力。城管部门有权查处超载洒漏,交警负责违章执法,但这2000元的罚款也不容易落实:超载方面,城管要想把嫌疑泥头车赶到固定的地磅上称重,有一定难度;余泥洒漏方面,必须当场截停车辆,有些亡命泥头车,看到城管车辆不避不让,有的甚至直“杀”过去,仅仅几个城管队员,很难挡得住;违章上路方面,如果遭遇“野鸡车”,假如交警不是人赃俱获,根本罚不到人。交委负责发牌,同样只能管到有牌车,管不了“野鸡车”。
快报快评
车祸人祸一起担心徐迅雷广州“3·16”泥头车事故这下搞大了。那辆泥头车为什么能拦腰撞上一辆公交车后连泥带车压在公交车上,造成6人死亡、20人受伤?公安部门技术检验结果出来了:肇事大货车超速一倍、超载两倍、刹车性能不合格。泥头车司机们反思认为,解决超载的一个有效办法是改小车斗……广州泥头车,在杭州被称为“黄沙车”,我的一位同事就是在出租车里被翻压的黄沙车夺去年轻的生命的;这类车子在城市里出的车祸不少,是一个普遍性的大问题。遏止泥头车的车祸,主要不是技术问题,因为技术是好解决的,刹车不灵可修刹车,大车斗改小车斗也不是什么难事,投入资金“死亡路段”也可以改造成“平安大道”;麻烦的是技术背后的制度问题,而比制度更麻烦的是人和人心问题。从制度层面看,正是制度无序导致了行车无序:交委发牌,城管处罚超载洒漏,环卫管理车辆余泥倾倒排放,而违章上路则由交警部门来查处;“四龙治车”、多头管理,不是形成合力,而恰恰是分散了力量。制度之乱,导致管理之乱。而制度是人制定的,所以人和人心的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有管理泥头车的好制度诞生。有一种“破窗谬论”则可见人心的倒错。我们都知道社会学里有个“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滋生公众的麻木不仁。泥头车大抵也成了“破窗”般的“破车”,“破车子破摔”,一路摔到现在。“3·16”惨剧未结,立马又有4位广州市民血溅泥头车轮下。接二连三的事故告诉我们:表面上是车子倒翻了,其实是制度翻车了、人心翻车了。看不见的人祸比看得见的车祸更危险。这让我想起不久前由交通部部长转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春贤那番坦诚的话:“当交通部部长时,我最担心车祸。现在当湖南省委书记,我最担心人祸。”现在看来,车祸和人祸要一起担心。想让夺命泥头车到此“刹”住,那么,必须让谬误的心思刹车,让可能的人祸刹车,而让优质的制度重建。(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