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足8万人的小县甘泉,曾经不大为人关注;我们走进甘泉,扑面而来的是蓬勃发展的热力。
在调查研究中,县委书记雷增高不只一次地说道:“不因县小而自卑,开拓才能有作为。”
不少干部都兴奋地说:自2003年学习了白河经验,县上提出发扬“三实”作风(领导实抓、干部实帮、群众实干),把干部和农民紧紧捆在一起,一个山川秀美、富裕文明的新甘泉正向我们走来。
带着疑惑我们走进甘泉——
大吃一惊 新世纪小县的三级跳
没有想到,小小的甘泉县2004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2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力在延安市13个县区是第3位。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亿大关,较“九五”末翻了1.25番;实现财政总收入30302万元,同比增长36.9%,较“九五”末增长7.2倍,年均递增52.2%。尤其是农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2018万元,同比增长50.3%,其中蔬菜产值达7071万元,畜牧产值达6958万元,分别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2.1%和31.6%,农民人均纯收入2604元,同比增长13.6%,较“九五”末净增926元。
今天来到甘泉,看到的是宽阔整洁的街道、繁华林立的高楼、绿草如茵的城市广场、四通八达的柏油路、一片一片的蔬菜大棚、错落有致的养殖小区和遍布山峁沟壑的石油井架。通过领导实抓、干部实帮、群众实干的“三实”作风,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实现了“粮多、畜旺、菜绿、村美、人富”的目标。雷增高和县长白慧芳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一致认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甘泉正在破题。总结几年来的经验,他俩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只有充分释放蕴藏在农民中的巨大生产力,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从几年来的实践看,他们坚持的“三实”作风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领导实抓 五年抓出大产业
领导实抓,是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关键。实抓到底抓什么?首先是明确目标和思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到最基层,把农民尽快引上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便是甘泉县委、县政府矢志不移的目标。
然而,发展并不是喊几个口号就能奏效。县委、县政府一边学习外地经验,一边深入调查研究。甘泉的自然条件在延安市不算最差,可到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575元,在全市推广大棚菜的热潮中,甘泉大棚总量老在2000棚上下徘徊。寻找原因,就是多年来一直走着以粮为主、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发展的路子,单一的种植结构使农村经济裹足不前。要大踏步发展,必须另辟蹊径,他们大胆提出“一个思路(菜牧富民)、两种模式(菜牧复合型、果牧复合型)、三大产业(蔬菜、畜牧、林果)”的农业发展新思路,在全县深入实施了“政策宣传到户、思路调整到户、产业实施到户、服务落实到户、增收体现到户”的“五到户”工程。
领导实抓,就是要下大功夫抓产业。他们把蔬菜业作为农民致富的决战产业。为了确保棚栽产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标,甘泉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开发步伐的决定》、《关于促进和扶持蔬菜产业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在土地流转、科技培训、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开发的资金投入。2001年以来,农行、信用社累计向菜农投放小额扶贫贷款8600万元,县乡两级累计投入蔬菜产业建设资金144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专业村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等。
抓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做强棚栽产业,规模是前提。五年来,该县把扩大规模、调优结构、建立基地作为发展蔬菜产业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洛河沿岸的土地资源优势,加快建立蔬菜产业长廊。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形成规模优势。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布局原则和“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要求,横抓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拳头产品开发,纵抓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建设,已建成100棚以上连片基地43个,其中300棚以上连片基地5个,500棚以上连片基地1个,实现了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二是优化品种结构,突出特色产品比重。在品种结构上,突出反季节菜、精细菜和果类菜,在单一品种上上规模,建成了城关镇黄瓜、高哨乡辣椒、下寺湾镇番茄和道镇西、甜瓜、东沟乡小番茄和桥镇乡无刺黄瓜等6个“一乡一特”蔬菜生产专业乡镇,洛家沟、姚店、雷家沟、关家沟等22个“一村一品”的优势特色产品基地。三是优化种植模式,实现四季生产。按照“三菜并举,三茬并进,四季有菜”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形成了以日光温室生产为主、大中小弓棚和露地栽植为辅,以越冬茬为主、秋延茬和早春茬为辅的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变反季节种植为反季节销售,蔬菜四季均衡上市,有效地填补了市场空白,提高了菜农的经济收入。
抓科技推广,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蔬菜产业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五年来,该县把科技推广放在蔬菜产业开发的突出位置来抓,努力实现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是制定技术规程。先后印发了《甘泉县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实施意见》、《甘泉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和《甘泉日光温室蔬菜实用新技术》等文件资料,为规范生产奠定了基础。二是引进推广新优品种。2001年以来,该县引进推广了荷兰、以色列、美国、法国等14个国家的名优特新蔬菜品种13类54个,新品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实现蔬菜生产由以国内品种为主向以国外品种为主、以常规品种为主向以名优特新品种为主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蔬菜产量,改善了蔬菜品质。三是推广普及实用技术。先后推广了棚型改良、大棚越冬蔬菜低位栽培、喜温性蔬菜深冬上市栽培、大棚滴灌、火墙增温、工厂化育苗、嫁接栽培等20余项实用技术,特别是2004年以来“十项”技术的推广普及,进一步增加了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四是加强技术服务。采取县技术人员包乡(镇)、乡(镇)技术人员包片、农民技术员包村的工作方法,实行技术指导挂牌管理,扎实开展了对菜农的培训和日常技术指导工作,提高了菜农务菜水平。六是严格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依托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期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点时期的蔬菜进行以农药残留为主的质量检测。2003年11月以来,在生产基地、城乡农贸市场共抽检52批次、24个品种、6600多个样本,全部达到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品标准。七是突出污染源头治理。2003年以来,该县成立了蔬菜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机构,严格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技术服务,严格产地环境、农药使用、肥料施用三个关口,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全力推广“地头窑”模式、增施农家肥,同时在8个乡镇设立无公害蔬菜农药专销店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咨询点等,确保了无公害蔬菜生产。东沟乡菜农白艳产的辣椒品质好无公害,每斤能卖到2.5元左右,不仅比原来卖得快,而且价格高了许多,今春,她的一棚辣椒纯收入就上了六千元,她直夸县上的政策好,科技人员的服务好。
截至目前,全县日光温室大棚累计达到12246座,较“九五”末增长3.9倍,农村户均达到1棚。有条件发展日光温室的村户均达到2棚,建成了6个千棚乡镇、43个百棚村,日光温室大棚覆盖全县3镇5乡、95个村委会、6287户农户,分别占到乡镇、村委会和农户总数的100%、82%和56%。种植春暖式大弓棚1160棚、露地菜1.89万亩,菜田总面积达到2.4万亩,农村户均2亩。2005年蔬菜总产值达到7000万元以上,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2.1%,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018元,占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2002年该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万棚县”建设目标,2003年被省农业厅认定为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2004年7个品种的蔬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2005年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大棚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
畜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强势产业。“十五”期间,甘泉县顺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围绕着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畜牧业增长方式的变革,及时把标准化畜牧业养殖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强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一项主导产业,大力扶持,加快发展,使畜牧业在大农业中脱颖而出,由副业变为主业、由弱业变为强业,真正成了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强势产业。
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该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和《甘泉县农业产业化扶持办法》等优惠政策,他们明确提出畜牧养殖户种猪存栏50头以上的,以奖代补2万元;存栏100头以上的,以奖代补5万元。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以奖代补1万元,笼养鸡存栏5000只以上的,以奖代补2万元。散养鸡存栏3000只以上的,以奖代补3000元;存栏牛10头以上、种草50亩、秸秆青贮3万斤的,以奖代补5000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产业的积极性。
产业的发展要以科技为支撑,甘泉县的领导深深懂得这一道理。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县上狠抓了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先后聘请了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张燕祥、牛春元、韩春元、肖银、王金荣等一批专家通过办班培训、现场指导,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开展,多位专家逐乡逐村培训,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使每个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2004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养殖培训班310场,专家授课42场,培训农民9614人(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97批2400多人(次)。
在抓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中,甘泉县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注重实效、多轮驱动”的原则,点面结合,整体推进,集中力量抓专业村、专业户建设。采取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等办法,积极鼓励县内外企业和客商建设大规模、高标准养殖示范小区。目前已在桥镇、道镇、高哨等乡镇建立了5个百头以上规模的种猪繁育基地,在劳山、高哨、城关等乡镇建成4个种禽孵化场,城关镇安坪村建成1个百头以上规模的肉牛改良繁育基地。特别像油粉村种猪繁育养殖小区,是私营企业家叶崇斌投资360万元于2004年4月份建成,该小区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生猪育肥于一体,规模大、设施全、标准高、功能齐,对全县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发挥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这两年,该县采取“抓大户带小户,抓样板带一般”的办法,狠抓典型示范和大户建设,对那些头脑灵活、思想解放、有一定文化基础、发展养殖业积极性高的群众,集中多方力量,给予重点扶持,尽快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共建成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圈舍164座,收入已经上万元的养殖户达131户。桥镇乡王角村村民马新社2004年3月开始养猪100头,两年生猪出栏400头,纯收入达到6万余元。
“鸡屁股银行”是过去农村老太太养鸡攒零花钱的办法,甘泉却把这当成一项大产业,极力扩张,现已建成2000只以上规模化养鸡圈舍71座,养鸡存栏16.4万只。劳山乡林沟村养鸡大户李锦富发展笼养鸡1万余只,散养肉杂鸡1200余只,日产蛋600余公斤,每月纯收入2万元。如今,当你沿210国道至甘泉境内时,尽收眼底的是鸡满架,猪满圈的田园景象。“劳山牌”山养鸡蛋冲进了西安、延安各大超市、走进了城市人的菜篮子。甘泉畜牧业的强势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也成为产业强县的重要支撑力量。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生猪存栏2.9万头、出栏2.3万头,鸡存栏73.1万只,出栏48万只,较“九五”末分别增长75.8%、1.6倍、7.3倍、9倍,其中鸡存栏占到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初步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种养、专业化生产的农业发展路子,畜禽养殖标准和存栏总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4年9月,省农业厅在该县召开了全省畜牧业标准化养殖现场会,推广了甘泉的典型经验。
产业化经营成为新亮点。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农户,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在全县5乡3镇116个村按照川道村“菜牧复合型”,拐沟村“果牧复合型”的经营模式,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和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目标,全面推进专业村、专业户建设。其中,蔬菜专业村70%以上的农户要达到户种2棚大棚菜,舍养10到20头猪,畜牧专业村养殖户要占到全村总户数的70%以上,每户至少要养40头猪或1000只鸡。通过努力,全县已累计建成专业村84个、专业户6763户,分别占到村委会和农村实际住户的72.4%和76%,建成7个“一乡一特”的专业乡镇,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是“公司+协会+农户”。该县根据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成立了8个乡镇农工商公司,组建各类协会94个,其中养猪协会32个,蔬菜协会33个,养鸡协会25个,林果协会3个,在资金投入、人员、信贷、运输工具等方面给了大力支持,培训了一大批农村经纪人。劳山乡
林沟村地处210国道沿线,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有84户、508人,截至目前按专业户标准,全村建成专业养鸡户53户,种鸡养殖户2户,养鸡户占有产业户的93%,养鸡户占全村现有住户数的82%。该村充分发挥协会在做大做强养鸡产业中的支撑作用,在贷款协调、技术服务、疾病防治、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全面便捷的生产服务,带动了全村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目前,全村鸡存栏10.4万羽,年创利润148万元,仅养鸡一项全村人均收入2900元,养鸡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2%,成为闻名全市乃至全省的养鸡专业村。
干部实帮 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干部自觉进农家门、解农家情、帮农家富、遂农家愿,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深厚感情,是该县近年来呈现出的新气象。他们强化了对下乡包村工作的管理,明确了五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实行部门(单位)一把手负责的包村工作机制,包村工作直接考核到部门(单位)一把手。二是坚持实行“三三制”工作机制,即抽出三分之一的领导,三分之一的干部,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村组开展帮扶工作。三是建立科级后备干部下乡包村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下派科级后备干部赴农村一线参与包村及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从部门(单位)抽调科级后备干部下乡包村,帮助农民谋发展、兴产业、奔小康。四是实行“6531”结对子包户机制,即县级领导结对子包建6户,正科级领导结对子包建5户,副科级领导结对子包建3户,一般干部结对子包建1户。并推行了部门(单位)包村目标监督牌、领导和干部结对子包建入户牌,使帮扶责任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五是健全完善了目标管理机制。先后出台了《甘泉县部门(单位)包村目标任务书》、《甘泉县部门(单位)包村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对部门(单位)包村工作实行硬任务、硬指标、硬考核。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县包村部门(单位)为农村投资(投物折合人民币)2688万元,其中直接投资826.4万元,协调资金1861.6万元。仅2004、2005两年,全县包村部门投入就达1685万元,占五年来总投入的63%,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该县城关镇于2003年3月成立了农工商公司,按照镇有公司,村有协会的思路,根据各村产业发展的实际,共成立协会12个,初步形成了公司加协会,协会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公司与农户真正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在机构改革上,该镇在全体干部中抽调了60%的干部加入到农工商公司,在新的体制运行下,先后在西安、榆林、铜川、宁夏等周边省、市设立蔬菜直销窗口12个,销售蔬菜5000吨,尤其是礼品盒装蔬菜上市后盈利直达50万元,实现公司盈利、群众受益的双赢目标。
干部实帮,就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搭上有力的手。2005年2月中旬,气温持续下降,大雪纷飞,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县农口部门的100多名党员干部和科技人员立即下到各个蔬菜基地和自己的包扶户中,帮农民清扫棚上积雪,现场指导升温保暖。
干部实帮就是不回避矛盾,敢于跳入泥沼中寻求出路。安家坪村在五年前是全县有名的村风不正、经济落后、人心涣散的烂杆村。县委书记雷增高第一次到该村调研开群众会时,群众意见很大、干群关系紧张,一下子就提出了涉及干部作风、党员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40多个长年积累的问题。面对群众尖锐的意见,领导当即拍板,组成专门工作组,进村入户找症结、下猛药,一个一个解决和处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努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全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群众的情绪理顺了,接下来就是发展的问题。五年前,当农民犹豫不决而不愿意种大棚时,城关镇的20多个干部在村上安家落户,带头种起了60多座大棚,一年后,当大棚见到效益时,这些干部又放弃可观的收入,把大棚全部让给了农民,而且在协调贷款、科技服务等方面一直没有停止帮助。在县乡干部的真心帮助下,该村大棚菜由2000年前的64座增加到如今的近200座,实现了户均一棚菜,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0年的1000元左右,增加到去年的2293元。2002年7月,安家坪村荣获中组部、全国学联办的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步入延安市市级文明村行列。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见到每一个群众的脸上都挂满了喜悦的笑容。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县乡干部对他们的帮助。农民延占军深有感触地说:苦叫干部受了,实惠让农民得了。
以城带乡 激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
这几年,随着甘泉石油工业的振兴,甘泉财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有力地支撑。财政支农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从2004年起,财政每年列支900万元,专项用于农业开发建设,累计投入支农资金8298万元,是“九五”时期的4.4倍。累计融资14094.5万元,其中财政贴息信贷扶贫资金8094.5万元,财政累计贴息377.9万元。
城镇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这一理念在甘泉县委、县政府及几套班子中间达成了共识。五年前,人们对甘泉县城的印象是“灯不明、路不平、尘土飞扬多泥泞”。现在走进县城,除了座座新颖别致的楼房,还有现代化的中心广场和交通广场,吸引着人们来这里运动、休闲,分享着大城市人的生活。
该县把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件大事来抓,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十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5.87亿元,是“九五”期间5.01亿元的5.2倍。完成了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工程。2001年8月全县实现乡乡通油路。“十五”以来,全县通车里程已达440.74公里,较“九五”末341.33公里增长29%。全县电力总投资近亿元用于设施建设和网络改造,仅农网改造已投资3000多万元,每年可为农民减轻经济负担达50余万元,实现了城乡用电同价。全县电话机总量超过万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9.5部,有95%的村通了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由“九五”末的67%提高到86%,电视覆盖率达到98.6%,广播覆盖率达到89.1%。医疗卫生顺利通过省级农村初保达标验收。截至2006年2月20日,全县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到了43973人,占常住农业人口总数的90.26%,农民看病难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消除了危漏校舍,实现了教学楼房化,小学和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到98.2%。
甘泉县的领导深深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对“三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而增强“造血”的着力点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既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又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途径。过去,甘泉豆腐干有些名气,但由于是小作坊生产,各打各的牌子,各闯各的市场,相互压价,形不成拳头。针对这一现状,县上及时成立了豆制品工业协会,统一品牌和质量标准,形成“八千里”和“宏利”等加工销售企业,进行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生产,产品打入西安、北京等市场,为甘泉双青豆的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
两手齐抓 农村高奏和谐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包括“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虽然看似软指标,其实要达到却不容易。
早几年,为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甘泉县率先搞起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县上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了10项46条评比标准,6项18条星级管理办法,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归纳为政治思想、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遵纪守法、计划生育、移风易俗、勤俭持家、家庭和睦、邻里相入、家庭卫生十个方面,每个方面形象地用一颗星来表示。县、乡、村三级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使创评活动做到了上面有人管,中间有人抓,下面有人干。
通过实行文明创评,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普遍出了“五多五少”。即学科学用科学的人多了,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靠科学致富的人多了,不务正业的人少了;晚婚晚育的人多了,早婚早育的人少了;扶贫帮困的人多了,打架斗殴的人少了;婚事新办的人多了,大操大办的人少了。同时,出现了邻里团结,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遵纪守法,扶贫帮困的良好风尚。通过“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勤俭持家,讲究卫生,整修道路,清扫院落,美化环境的新气象。城关镇关家沟行政村过去村里垃圾成堆,院落柴物到处堆积,大小牲畜胡跑乱窜,过往行人看后摇头。评星活动中,一些没有评上卫生星的农户自感羞愧,主动进行了清除。如今猪有猪圈,鸡有鸡舍,家家户户院落整洁,窗明几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说:“星级高低是农家门户的牌子,是农户拴正不拴正的尺子,十星级就是农家的状元户。”产生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巨大效应。农村形成了争当勤劳致富的模范、争当移风易俗崇尚科学的模范、争当孝敬老人和睦家庭的模范等良好社会主义新风尚。五年来,全县共涌现出五好文明家庭280户,好婆婆、好媳妇318人,共建成文明生态村20个,建成文明诚信户300余户。农村还普遍进行了改厕、改圈、改厨的“一池三改”,沼气用户达到1200户。
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中,农民文化成为甘泉县的一个亮点。县上先后开展了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150余次,把农民渴求的大量科技读物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和村头、炕头。据统计,仅甘泉县艺术团送艺下乡100余场次,电影下乡活动行程达410公里,送电影164场、送图书3000余册。开展了由县级党员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50人抓50个点活动,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确定目标任务,分解量化指标,使农民学科技、学文化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农民艺术课堂、农民书画展览等活动经常开展,农民书法家、剪纸能手、科技致富带头人不断涌现,形成了以曲里文化村为代表的农村文化主流。
甘泉县2001年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县称号,2002年至2004年连续三年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表彰命名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县,2003年和2004年分别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和全省国防教育“十佳”县。
近年来,该县结合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即各党委书记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的党委会,一季度召开一次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会,半年开展一次讲党课活动,一年完成一篇基层党建方面的调研报告,全年培养一批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对党员个人提高素质上提出了“六个一”的要求,农村党员每人要带头发展1项产业、掌握1到2门实用技术、提1到2条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帮扶1个贫困户、为公益事业办1件好事、为村上提供1条致富信息,使农村党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求实效的路子。与此同时,按照“五统一”、“一满意”的工作要求进行村务公开,落实了“一事一议”工作制度,在财务上实行了“五笔会签”制度,规范了民主理财方式。城关镇安家坪村被中组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党支部”。城关镇党委被省委授予“基层先进党组织”称号,今年七一前夕该镇又被省委授予“省级综合示范先进镇党委”。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倡导文明新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坚持不懈地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不少村镇出现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他们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理顺了群众情绪,减轻了治安压力,尤其是以贯彻《信访条例》为动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多管齐下,专群结合,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大小事情县内解决的要求。同时,做到村有护村队、校有护校队、组有治安联防小组。做到了专群结合、警民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下寺湾镇在全镇原任村干部中选聘了18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担任村组矛盾纠纷调解员,他们走村入户,掌管红白事务、劝解说和,经他们出面调解的纠纷很少出现反弹,深受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东沟乡毛家安村在“安全创建”中,建立了12341工作保障机制,即1个月每个中心户长走访两次联防户,进行3次安全生产排查,每4天护村队进行一次夜间巡逻,每月“两委会”成员举行一次不稳定因素分析会。通过采取以上办法,对全村各种不稳定因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有效地维护了全村的稳定。去年各级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48件,调处541件,成功率90.2%,使85%以上的问题都解决在了当地和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全县信访工作的根本性好转。去年,甘泉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全县”称号,2001年至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县”。
高高的太皇山,见证着新时期甘泉土地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喜人变化。一个新思路,一种新模式,从产生、完善到成熟需要较长时间。过去五年,甘泉就在屡屡变化中前进。
我们相信甘泉,期待甘泉,祝福甘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中一定会走在前列。
(李全文 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