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师擎)昨天下午2时,关于匡芦新村小区南边空地上该不该建楼的规划听证会,准时在西康宾馆举行。来自匡芦新村92号和96号的居民代表、大楼建设单位省检察院代表、规划工作人员及部分特邀代表约200人,把会议室挤得满当当。 听证代表们持续4个多小时的激辩,除偶尔夹杂略显激动的言辞外,这场南京首例规划批前听证会,各方陈述时均显得有理、有节。
现场:各方陈述有理有节
会前,市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组织此次听证,是规划民主化、公开化的一种尝试。各方在听证会上所表达的意见,将作为规划部门作出最终审批的重要依据。各项法律法规文本、大楼的规划指标与法规指标对照表、建筑设计及周边环境分析投影……听证会一开始,居民代表文康首先发言:“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为的是在听证会上切实了解省检察院办案技术楼的具体方案细节,并陈述我们对兴建办案技术楼的意见。”记者发现,居民们显然做了充分准备,仅相关陈述、举证等材料就有14份,不仅对质疑内容标明了依据法律条文的具体条款,一些关键、敏感的问题还特地制作了幻灯片现场放映。“为了使举证具有权威性,我们还特地跑到北京得到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编制组的答复”,张佑民代表指着《关于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咨询的答复意见》透露。
听证:激辩围绕5大焦点展开
以利害关系人的身份,匡芦新村92号、96号十余位居民代表陈述的焦点,直指5大问题。日照标准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居民代表张佑民首先对现行日照标准提出质疑:国家标准规定,南京属第3类建筑气候区,旧城区,新建工程项目外原有住宅日照时间不少于大寒2小时。国家标准修订公告强调,该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但南京地方标准规定,旧城区朝向正南的多层建筑与相邻住宅的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25,此外,住宅日照时间不得少于大寒1小时。张佑民认为,匡芦新村居民楼属于省检察院办案技术楼的“项目外原有住宅”,而非“项目内新建住宅”,仅执行建筑间距系数不小于1.25的地方标准是不妥的,应当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同时满足。用地性质居住用地与办公用房由于要建办案技术楼,匡芦新村小区南边的这块空地,“户口”自然也就由二类居住用地变更为行政办公用地。对此,居民代表提出:根据国家规划法,凡经审批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有法律效力的,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若需进行调整,须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并应取得规划批准机关的同意。技术楼地块的户口变更,是否符合现行规划法规?其次,把办公楼建在居民区也让居民们想不通:2001年,南京市主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图标明,以仙霞路、武夷路、华新巷、金银街为居住用地与公共设施用地的南北分界线,其南为居住用地,其北为公共设施用地。目前已建、在建的20幢省级机关行政办公大楼,有19幢都“本分”地呆在公共设施用地内,为什么办案技术楼要钻到居民区里?对此,规划工作人员解释说,省城市规划技术规定明确:二类居住用地可以兼容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保险、服务设施、商办综合楼等功能。再者,办案技术楼所在地块处于宁海路与汉口西路交叉口,作为城市景观,效果要比居民楼好。此外,如果建居民楼,不仅居民们目前担心的日照、噪声等问题不可避免,反映较为强烈的地下停车位配比还将因规范要求加大,对于新居民和既有居民来说生活都受影响。因此,办案技术楼所在地块才改了“户口”。地下车库选址设计有待规范“地下车库的进出口就在居民楼的窗户口,这无疑是把噪声和尾气送到居民家里。”对于办案技术楼配建的地下车库,居民代表直陈了自己的看法:省内关于停车场建设规定明确,交叉路口上游30米、下游30米内及公共车站上游20米、下游30米禁止设置停车泊位。但办案技术楼却在此范围内建了能容纳百多辆车的停车场,且把出入口设在了公交站台处。此外,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也规定,停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80米,库址内噪声源周围应设隔声绿化带等绿化设备,从目前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看也不具备。安全问题疏松地质值得重视会上,居民代表关兆勇对施工安全性提出质疑。办案技术楼所在地块位于清凉山的冲积扇上,原来是一个大水塘,底部多为疏松流沙,周边的居民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根本没有防震设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材料,大楼的基坑开挖接近12米,如果在距居民楼如此近的地方用深搅桩或钻孔灌注桩施工,不能不让人担心安全出现问题。南师大幼儿园代表说,在地基只有几米深的幼儿园旁边掘十多米的深基坑施工,谁来保证幼儿园的正常教学不受影响?作为行政许可申请人,建设单位代表陈述认为,省检察院办案技术楼已通过立项。考虑到地质影响,建设单位此前专门委托市环保科学研究所作了环境评估报告,并已得到鼓楼区及市环保部门的审批。由于在薄弱地质上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对建设单位同样重要,因此在方案形成过程中,建设单位先后3次请市高层建筑管理委员会进行了专家论证,目前方案相对完善。建设单位代表表示,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还将委托市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对附近建筑进行全方位动态跟踪监测。配建绿地居民联名呼唤“绿色”空间在听证会上,居民代表还提出了在匡芦新村配建居民休闲绿地的建议,并出具了16页布满密密匝匝居民签名的材料。居民们说,匡芦新村所属的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办事处,居住人口达13万。但除了学校、机关庭院和零星路边街景外,没有一点公共绿地。办案技术楼所在地块有5000多平方米,且已闲置10年,是老城内难觅的空地,如果建成公共绿地,不仅为居民休闲增添好去处,还能更加衬托地块周边文化建筑集中的浓厚氛围。对此要求,规划工作人员说,在老城绿地优化布局时,工作人员调查认为,在这一地段确实应该增加绿地,并将绿地安排在了宁海路与汉口西路的东北角。这样做的目的是考虑办案技术楼所在地块有5000多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内建如此规模的绿地可操作性不大。而东北角地块只有2000多平方米,符合老城社区绿地布局要求。因此东北角地块至今仍按绿地建设进行规划控制,一旦条件许可随即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