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乔家大院》塑造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辉煌形象。真实的乔致庸是怎样的一个人?
乔致庸接手家族生意
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乾隆初年,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 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但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广盛公东家为人处世不错,不忍看他们破产,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三年后,乔贵发不但还清欠款,生意还重新复兴,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这已经是嘉庆年间的事了。这个故事似乎已经奠定了乔家经商重诚信的基础。而将家族生意乃至票号生意发扬光大的,正是乔贵发的孙子,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人公乔致庸。
历经两代人经营,到乔致庸出生时,乔家家境已经比较富裕。乔致庸青年时代已经考中了秀才。当时乔家有三门。一门人丁不旺,二门已经出了5个举人。生意则主要是乔致庸所在的三门在做,但三门却没出过一个举人。乔致庸的大哥有个愿望,就是希望乔致庸能给三门考个举人,竖个旗杆。
乔致庸幼年失去父母,由大哥大嫂养大,极受大哥关爱。年轻时的乔致庸是个有钱的人,他对当官其实也没什么兴趣。当时一个县令年俸只有50两银子,而那时候乔家最年轻的大掌柜一年也有1000两白银,这还没有算上4年一次的账期分红。咸丰初年,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军起义,南北茶路断绝,而乔家主营生意就是丝和茶。乔致庸的大哥因战乱对生意的重大打击而一病不起,乔致庸不得不接手家族生意。他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南方的茶路、丝路。商旅路途的艰苦和危险开始让乔致庸认识到票号的重要作用。
治家规矩非常严格
那时已经有了山西平遥的日昌升票号,而乔家还没有涉及票号生意。当乔致庸意识到票号的广阔前景后,志向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汇通天下。乔致庸利用乔家的资本一气开了两个票号大德通和大德丰。后来大德通和大德丰都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票号。
乔致庸在经营时把儒家的宽厚和仁义精神带进商业领域。作为商人的乔致庸手头常备有四书五经和史记等书籍。对于社会上的灾祸,他都会挺身而出赈灾。当地至今传诵着他在赈灾时说过的话:发放给灾民的粥要用毛巾裹起来,打开时米不能散,放在碗里插上筷子不能倒。乔家对仆人特别好,待邻里也十分厚道。每天他们在门外拴3头牛,谁家耕地需要就牵去,傍晚送还就行……山西乔家的报本堂里,那个泥塑的第一代先人旁边,有个要饭的篮子和一根打狗棍。他们并不隐瞒自己祖上贫穷的历史,反而要家族记住这些贫困史。山西有很多大家族的宅院都有戏台,但乔家没有,怕的是后人玩物丧志。乔家还有一个规矩,家里不用年轻的丫环而用中年妇女,为的是避免年轻的男主人出现不雅的事情。乔致庸治家很严。其家规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
这些家规既杜绝了祸起萧墙的根由,又成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证。乔致庸先后娶过六位妻子,但都是续弦。致庸还把亲拟的对联挂在内宅门上,以教育其儿孙,其对联称: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福非惜财,缘惜福。
晚年开始翻修老宅
乔致庸人生最后一件大事,就是为后人留下了乔家大院。乔致庸在世时乔家从没有分过家,而且家庭统一管理,每人每年开支多少都有明确规定。乔家大院最早只有乔贵发建的一个筒楼,后来乔致庸的父亲在边上修建了一个院子,乔致庸本人是没兴趣兴建家宅的。他信奉当年山西一个商人计然的学说。计然说,货币的流通应该像流水一样,流得越快越广才能给更多的人包括自己带来利益。
乔致庸一生都将利润投入到生意中,没有兴趣置宅买地。但是,后来从他手里接手家族生意的孙子乔映霞是个很现代的人,他反对爷爷的观点,说你看你忙了一辈子,可是你什么都留不下来。这时,中国面临崩溃,向国外赔款4.5亿两白银。而当时乔家最大的生意就是朝廷的税务通过乔家的大德通、大德丰进行汇兑。
第二个生意便是当年英国人把持了中国天津的海关,在直接提走赔款后,其余的税由乔家这样的银号代收。1904年、1905年的账期,乔家一股的红利就有1.7万两白银,而原始的股份可能只有100两银子。电视剧里乔家大小都欢天喜地等着老东家分银子,老东家乔致庸却非常悲愤,他说,“我难道不知道你们做的是什么生意?你们做的就是帮助外国人拿走中国人银子的生意。我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我赚的钱越多,就意味着中国有更多的银子被外国人拿走。”
国家都要灭亡,对于自己生意的前景,乔致庸自然心知肚明。那时大家族人口也多起来了,乔致庸终于在人生的晚年开始翻盖老宅,具体事务则是交给孙子乔映霞完成。乔家的院子在山西晋商的宅院中并不是最大,但在山西目前保存的晋商宅院中,是惟一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从来没有拆过,一直保存了原汁原味。
乔家大院保存完好
乔家大院最终能够保留下来,也和乔致庸的仁厚有直接关系。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山西总督毓贤在山西地界杀洋人。7个意大利修女从太原逃到祁县,被乔致庸保护下来,藏到自家银库里,最后用运柴草的大车拉到河北得救。后来,意大利政府给了乔家一面意大利国旗予以表彰。
日本侵华到山西时,乔家把意大利国旗挂在门口,日本人看到这是盟友的,就没有破坏乔家。相比之下,山西的其他大户大宅都被日本人破坏。乔家大院在解放后成为祁县政府的办公地,先后做过人民医院和粮食仓库,最后由于是晋中地委党校,在乔家老家人的保护下安然渡过“文革”。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北京日报》登蔡伟张正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