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哪里
“到成都买房了吗?”在攀枝花,这句话几乎成了一些人见面时流行的问候语。
不排除有些人是投资行为。但到成都及周边城市购买住房的攀枝花人中,更多的是打算退休之后居留成都。
有心人估算,攀枝花每年在外地购房花掉的钱超过3亿元。
凉山略相类似。只是地广人稀且以州内流动为主,尚不“显山露水”。
从偏远城市向中心城市迁移,乍看取向合情合理。
攀枝花市决策层却从现象背后看出远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为什么流血流汗建设了城市,却准备选择离开?
今年2月,“规划师·攀枝花论坛”上,城市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们共同切入这个话题。探讨触及实质:人文观如何渗透到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树大根深,根深叶茂,自然界如此,一个城市的聚散离合未尝不是如此。对血脉和传统的认同,对家国的眷念和依赖,是人文传统和精神层面上心灵的皈依,是浓得化不开的寻“根”情结。
不仅是攀枝花,整个攀西的“根”在哪里?
只有从历史积淀、文化源流中不断提炼、固化而成的独特人文传统,才是凝聚人心的“根”。
植“根”,攀西在行动。
打造迤沙拉,开发格萨拉,融入香格里拉,建设百里生态长廊。流传于一方乡土的“板凳龙”向北京奥运会一路舞去;极富想象力的长江漂流活动搭起国际互动的认知平台;冬季阳光向世界展示……
凉山出招也不落俗套。生态文化广场、月色风情小镇、彝族火把广场、红色旅游线路,改造邛海、改建凉山奴隶社会历史博物馆,设置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打造螺髻山—邛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满足人们探奇揽胜的心理需求……
以本土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为铺垫,阳光温泉、奇异风光、工业探秘和民族风情多元开发,兴旅游业之“实”,聚历史源流和人文传统之“神”,虚实皆务,起步有板有眼。
以人为本
一种观点认为:移民骨子里那种四海为家的冲动使其很难对一座特定城市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但是,上海是移民城市、深圳是移民城市,不但留住了人,还在吸引更多的人。
还得说到人文观。
漫步攀枝花炳草岗大梯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陈秉钊深有感触:在许多城市兴建的大型广场上,始而兴奋、惊叹其博大;体味良久,顿觉人在其中何其渺小。攀枝花则不然。大梯道像很多小广场的组合,考虑了人的尺度。行走驻留其中,感到亲切、温馨。陈教授认为,这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尊重。
从攀枝花“十一五”规划里,我们看到以人为本的观念渗透全篇。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市区空气优良率80%以上;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成为川西南、滇西北中心枢纽城市;开工建设攀枝花至丽江、至昭通高速路,以及渡口大桥等三大城市立交系统;关注医疗、卫生、体育、教育、农村贫困人群……无一不为人打算。
凉山亦豪情满怀:到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排名跃居前3位。同时,将6个景区景点打造成旅游精品;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为民之情跃然纸上。
共创归属空间
攀西大地文化元素多元化和包容性强的特征十分突出。在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人们既有群体意识,也有独立个性。因此,提供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让每个人既有共同创造的自豪感,又有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对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十分重要。
一个现象令初次来到攀枝花的人印象深刻。在这里,外地人没有被冷落,受排挤的感觉,本地人也不把你当外地人,因为这座城市的居民99%以上是移民。大街上,只要说中国话,都是攀枝花人。
攀枝花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共同缔造,团结互助已成精神支柱。
这里每年有外来打工者十数万众。当打工者还下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外人”之时,管理者已经形成打工者就是建设者的意识。免费介绍工作,子女就学享受市民待遇,建立打工人员困难救助机构等等。
凉山也是一片热土。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这里开发大水电,建设新凉山,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特殊年代下建设起来的攀枝花,先生产后生活给城市可持续发展遗留下诸多难题。直到如今,基础设施欠帐仍未还清。
凉山同样如此,尽管发展成就足以令人自豪,但种种因素造成的特殊困难依然压力沉重,全州农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48万。
克服困难只能靠共同创造。沉甸甸的责任压在每个攀西人的肩上。 本报记者黄远流鲜荣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