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昨日上午,芙蓉区育才学校学生正在学校气象站———我省第一个较专业的小学校园气象站———风云气象站观测室外温度。
石祯专 摄
本报讯
今日是第46个世界气象日,其主题是“预防与减轻自然灾害”。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十五”期间,中央、省、市三级共完成长沙气象投资3802万元,完成了9210气象卫星通信工程、气象信息媒体发布工程、多谱勒天气雷达探测工程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增强了长沙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仅在每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创造的经济效益在1亿元以上。
随时随地可获取气象服务
9210气象卫星通信工程的建成,使得大量的气象信息从国家气象中心准确及时地传到市、县两级气象台站,市县气象台站利用通过卫星传输获取的气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报,既提高了天气预报准确率,又提升了应对气象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在防汛抗旱决策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象信息媒体发布工程建立了集影视节目制作系统、网络发送系统、电话自动答询系统等一体的新型的气象信息分发平台。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各种通信手段随时随地获取及时的气象服务信息,用以指导安排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多谱勒天气雷达探测工程建成后,长沙能够探测有效半径范围内的降水云团的结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是预报未来6小时内降水量大小和范围的重要依据,也是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重要手段,在防洪抢险、水库泄洪的科学调度、抗旱、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城市渍涝预警将提前2小时
在“十一五”期间,长沙将建设现代化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使要素预报的范围精确度达到乡、镇级,时间精度达到1-2小时;局地特大暴雨山洪、城市渍涝等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时效提前时间在2小时以上。
为此,长沙将建立标准的地面气象自动监测网,增加约200个自动观测站,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观测网络。装备高性能小型计算机,构建起以小型计算机为中心、微机连网的计算机集群处理系统,确保预报服务产品的精度与及时。扩大气象预报警报的覆盖面,使气象灾害对GDP的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50%。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公众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5~10%,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质量提高10%至20%。
暴雨和山洪预报精细到乡镇
在现有服务领域的基础上,拓展城市气象、交通气象、生态气象服务新领域。建立城市生态气象与城市火险监测网点;提升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保障能力,汛期雨量监测的时间分辨尺度达到分钟级,暴雨和山洪预报精细到乡镇一级;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立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雹作业基地,应对气候变暖干旱之势,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财产安全;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完成全市风能和太阳能的区划及其利用研究,并做好其开发规划;建立生态系统监测预测和评估业务,为长沙生态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市委副书记余合泉发表书面讲话指出,今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若干意见》精神,不断完善公共气象保障体系、努力提升气象服务整体水平、大力营造气象工作良好环境,把长沙气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