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文章说,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公款出国,更是高达9000亿元以上,几乎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30%左右,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民众的基本愿望和建立一个廉洁政府的改革诉求不相符合。 《学习时报》呼吁,遏制“三公”消耗应该是政府自身内部管理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改革成功将极大地改变政府的形象。
《学习时报》的这个呼吁可谓正当其时。
去年发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政府改革就已被确认为改革攻坚的关键环节。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显然是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有统计表明,从1978年到2003年,25年间行政成本增长了87倍,远远超过GDP的增幅。急剧攀升的行政成本透支了国民财富,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不能不诸多欠账,以致严重拖累公共福利,抬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成本。
我们经常能听到“砸锅卖铁”的说法,一些地方解决群众困难,往往会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解决”。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这表明了解决问题的决心,但相当程度上也是在表明开支上的困难,以及公共服务欠账多多。公共服务总是“投入不足”,公款消费上则“投入充足”,这是财政管理明显的病症。舆论普遍认为,“三公”过度消耗的钱,若用于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缺口,当属绰绰有余。但问题是,若无相应的制度安排,这种舆论就只能是良好的愿望。
要确保“三公”过度消耗的部分用于公共事业,首先必须看紧权力。“三公”之乱固然主要源自财政体系的不严密,国库大门没有看紧,但另一方面,权力部门的钱并非全部来自国库,这个久治不愈的顽疾无疑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因此,治理“三公”消耗,不仅仅是要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审计,尤其需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强化人大职能,严肃预决算。
以治理“三公”消耗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一方面可以保证好钢用到刀刃上,将有限的财政收入最大限度地用于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共品日益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预算决策的民主化,可以提升公民的安全感,保障公民的生存和发展,进一步实现社会正义。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可从如下三个路径入手。
首先要约束政府部门的“自我经营”,政府部门的任何支出,只能来自于财政拨付,绝不允许来自财政拨付之外。而且所有财政拨付必须得到最高权力机关批准。其次是让财政支出以公共需要为前提,以约束财政投入的方向,保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再次,把政府部门置于真正受制约的环境之中,当政府部门的任何行为都会受到监督机关和社会大众的约束时,才能有效遏制“三公”过度消耗。
可喜的是,这些问题正在引起重视。广东在全国首开先河,实现省人大与省财厅的联网。财政每一笔开支,都逐步进入人大视野,使人大能够及时掌握财政资金的收支及预算执行情况,既强化了人大监督,也推动了政府依法行政。浙江省温岭市更是通过公共预算改革,使人大参与到了政府预算的决策过程中,在形成政府与人大的制衡关系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且通过这样一个政府、人大和公众互动的过程,使公共预算在反映公众要求、为公众利益服务上有了初步的制度保障。所有这些探索无疑都是切中时弊的,因而都是积极的有益的,值得推广。
所有这些成功实践表明,只有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让权力真正站在阳光下,“三公”消耗的脱缰野马才能受到遏制,畸高的行政成本才能真正降下来,财政流向才能真正用于公共福利,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才会有效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