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本报记者 王薇 报道前不久,某寿险公司开出一张价目表,高薪利诱代理人跳槽。“薪水能上涨近20%,但对我的业绩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发展团队还有保费金额限制。”曾去应聘的张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说,高薪及高业务量的压力,必然迫使部分代理人选择欺瞒、诱骗等手段冲业绩。投保人在“挖人战”中必将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土保险仍热衷挖角
为了挖人,部分公司可谓绞尽脑汁。不仅承诺基本津贴高于以往全年收入,佣金还可另外计算;也有的直接开出双佣,即每签成一张保单就可以直接获得双倍佣金等等。然而,挖人在给予巨大的物质诱惑的同时,也给应聘者提出了业绩任务,无法完成自然没有回报可言。如,必须发展业务水平高的代理人,保费收入不得低于某一底限。“随着一批批新设保险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大规模,迅速占领市场,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挖墙脚’”。某寿险公司高层毫不隐瞒地说。“其实,靠‘挖墙脚’获取人才,常常是前面的战斗还未打响,后院就起火了。”业内人士分析说,“挖墙脚”虽然有立竿见影之利,但对保险公司而言也有作茧自缚之害。挖人者高价挖人,势必会增加成本,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该人士坦言,曾有保险机构,靠承诺高底薪、高职位,“抢”来了不少人,最终却因为无法兑现承诺而白忙一场。既无法稳定现有队伍又牵制了保险公司大把的精力,得不偿失。
洋保险坚决抵制
“我们绝不挖角。”海尔纽约人寿总经理朱立明告诉记者,在大批普通代理人为争市场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大部分中高端客户正等待着被开发出来。外资保险公司推出的学院派代理人或精英代理人,正是开发中高端客户的主力。精英制不仅能够帮助代理人接触更多的中高端客户群,并进行维护和扩展,而且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会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与口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信诚人寿相关人士也称,从长远来看,由于挖进的人才只图高业绩、高薪酬,忽视基础的工作和必要的服务质量,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势必带来负面影响,也会给投保人带来不好的印象。据了解,这些代理人不仅对产品熟悉,还具备家庭理财、金融、税务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善于用先进科学的“财务需求分析系统”全面了解客户的财务情况和保险需求,并为之提供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近日,中国首部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2004~2005》中披露:继2004年寿险公司退保金同比增长56.83%之后,2005年退保金又达到486.9亿元,同比增长56.18%,退保率为3.78%。业内人士坦言,因代理人引发的诚信危机已经不容小觑加强对代理人的培训和管理已经成了当务之急。(7版《钱途报告》)(编辑 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