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纯蕾)2005年诺贝尔物理奖与中国有段不解之缘,这无疑是本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颁奖典礼上最鼓舞人心的新闻。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马龙生领衔完成的研究成果不仅出现在2005年诺贝尔物理奖公告资料中,得奖人之一、德国科学家亨施还在诺贝尔演讲中给予高度评价。 这一为中国扬眉吐气的研究成果,当之无愧地荣获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际学术界对马龙生等人的评价颇高:其成果为下一代原子光钟铺平了道路;这种光钟可望比目前最好的授时系统的精度提高100倍。
光钟“刻度”虽精细,还需通过激光光梳将光学频率转化微波频率之后方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光梳是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位得主约翰·霍尔的杰作。马龙生课题组不仅制作出了光梳而且证实能测量14位数字的光学频率。比对世界上其他三个一流实验室的光频率尺,中国“光梳”的精度丝毫不差。约翰·霍尔还特意邀请马龙生教授参加了诺贝尔颁奖典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