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追求“低价位”
出境旅游,既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每个旅游者都希望拥有一次满意的旅程。然而,游客们总能反映出行程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市旅游局从接到的游客投诉分析,除了旅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发性的、不可抗拒的困难影响游客心情的愉悦外,投诉集中在一些旅行社任意延长购物时间、擅自增加自费项目、降低服务标准等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上面。
这些投诉的热点问题又是由于旅行社间的无序恶性竞争,以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招徕游客,而许多旅游者并不了解其中的“猫腻”,同一旅游产品,谁报价低,就参加谁的团造成的。尽管,北京市旅游局近年来在整顿和规范出境旅游市场秩序方面做出不断的努力;尽管,开展诚信经营的倡议已得到许多旅行社的响应,可是问题仍然存在。在此,北京市旅游局提示广大旅游者,注意防范出境旅游中的低价陷阱,不要去追求旅游产品的低价位,对低价旅游产品,不要盲目选择,尤其是那些报价低得难以置信的产品。
虚假报价诱导消费者
那么,什么是低价团,其陷阱和风险又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所谓低价旅游产品(低价团),即是旅行社所打出的旅游产品的报价,远远低于旅游产品的实际成本,往往只够往返机票和一小部分地接费用,根本反映不出旅游产品的价值,说白了是操作低价团的旅行社向消费者玩起的价格游戏,实际上是诱导消费的虚假报价。
例如,泰国游六晚七天的正常报价应该在3800元以上,而低价团的价位不到2000元;欧洲五国游的正常报价在11000元以上,但是低价团同样的线路仅报价7000元;港澳五日游的正常报价应在3800元左右,而千元港澳游,甚至700多元超低价港澳游却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靠购物及自费项目找“补”
显然,这些经营低价团的旅行社不会做赔本的生意,剩余的团费还是要由旅游者来支付,只不过是通过没完没了的购物、五花八门的自费项目、偷工减料的服务、严重缩水的接待质量等形式体现。旅游者在这样的旅程中体会不到旅游带来的乐趣,享受不到旅游的愉悦,会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萦绕心头。
市旅游局还发现,经营低价团的旅行社千方百计想办法在为游客“服务”的过程中,找出“生财”之道,来弥补“负”数,并赢取利润。他们并没有让旅游者少花一分钱,旅游者反要多花钱——消耗在多是低俗无聊的自费项目上,消耗在没完没了的购物环节上……如果你选择了低价团,随着这些经营低价团的旅行社为旅游者设置的一个个“掏钱”陷阱,“被宰”的行程也就此开始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北京市旅游局真诚希望广大旅游者,了解低价团的陷阱所在,走出旅游消费上的误区,树立成熟的消费心理,远离低价团,选择报价合理的、诚信的旅游产品。我们将对低价团的陷阱和风险集中表现进行剖析,敬请读者继续关注。
欢迎读者登录www.bjta.gov.cn(北京旅游信息网),积极参与本次系列宣传的有奖答题活动。
信报记者 张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