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尽管哈尔滨节能改造开展较好,但既有建筑量大面广这一问题也很突出。有关数据统计,在全省2亿多非节能的既有建筑中,哈尔滨占据了近一半。
为此,哈尔滨从今年起将对既有住宅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十一五期间,计划改造200万平方米的既有住宅建筑。然而,改造既有建筑的地方资金缺口,目前已成了一道坎。
如何投入,须加强政策研究
去年,哈尔滨市申报了被列入全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城市级示范工作项目,其中包括王兆小区、阿城解放大街和永泰广小区、电表厂哈表小区等30多万平方米项目在申报之列。近期一旦通过终审,即可马上投入改造。
据哈尔滨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办公室(以下简称墙改办)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几个项目也是通过筛选先期进行上报的。因为参加申报的小区太多了,不论是小区的居民,还是物业企业,对此事无不争先恐后。
省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耿铁伟道出其中原由: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好处,老百姓都看得到。比如说,哈表小区已经改造完的一栋楼,其外观不仅漂亮了,住着舒适了,冬天保温好了。这一栋楼的室温,要比没有做节能改造的其他5栋楼平均高出6~7摄氏度。对于物业企业来说,减少了相应的维修投入,且更容易管理。对供热企业来说,他们更是受益。
据悉,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国家出资一半;另一半资金,其中的60%由当地政府出,剩下的40%则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办法筹措。
记者在墙改办了解到,据初步估算,哈尔滨对既有住宅建筑改造的成本每平方米约为200~210元(门、窗、屋面、地面、墙等结构的维护及改造导致的管网损坏等费用,但不包括居民负担的一半更换门窗费用)。哈尔滨200万平方米的改造费用为4亿多元人民币,按照20%的比例计算,“受益方”需拿出8000多万元。
但事实是,多方受益者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出钱仍是一笔糊涂账。业主们认为,虽然住上了节能住宅,但是节能热价并没有享受到。而物业企业则称,并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最大的受益者———供热企业,态度各不同。哈尔滨经房物业公司负责人周世纬认为,节能改造对供热企业确实有益,对于只负担总投资的20%可以接受。但如何投入、需多长时间收回投资以及供热变动等影响,企业要进行研究。
市场化推广,折射政府缺位现状
“节能改造工程,受益人多,可是谁都不愿掏钱也是事实。我们现在正试着通过一种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希望能辟出一条路。”耿铁伟向记者介绍了对哈表小区一栋楼进行节能改造的情况。
耿铁伟说,当时该工程涉及改造面积4300多平方米,居民96户。由于各方都不愿出资,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该楼上建阁楼,通过出售阁楼所获资金来支付改造的费用。目前,该工程基本做完。据核算,外保温、阁楼、窗密封等工程加起来,每平方米的费用达1300多元。工程改造费用虽然不低,但效果非常好。首先,在节能方面,据粗略计算,其耗煤量最低省50%;在保温性上,效果非常明显,冬天比其他同期楼的温度平均高6度。所以,工程完工后,居民都非常满意。
因此,对于哈尔滨这次首批的既有建筑的改造工程,他认为,也可以借鉴类似的方式进行运作。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技术上,还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防震、消防安全等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因为既有建筑多数都不具备防震功能,而楼上加盖阁楼,势必影响屋面防火通道。
但是,对于新建阁楼,如何定价、如何销售,如何处理与顶层居民的关系,如何办理相关的手续等,也都正在商榷中,尚未明晰。
建筑专家王先生说,“如果按照这样的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还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因为既有建筑多位于城区中心位置,所建阁楼价格会超过成本许多,而按照政府要求,对既有建筑的改造盈利在3%%左右。对于超出的数额归属谁、如何使用,都需要政府预先有明确的规定”。
实际上,并不是旧建筑上都可以建阁楼出售获得改造资金。对于不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改造项目,应通过政府投资和制定相应政策,筹集改造资金。王先生说国外一些做法是否可借鉴,比如法国,国家对改造项目实行减免税金,并鼓励企业捐助建立相关基金补助,给与贴息贷款,以保证满足改造所需资金。在德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推动旧房改造工程。(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