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杂志的老读者也许会感到意外,本期封二丁聪的漫画栏目没有按时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半带广告性质的浮雕图。从1979年创刊到今年的第2期,丁聪每期给《读书》两幅漫画,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已经是北京文化现象的一绝了。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阅读习惯,因此很多读者开始猜测丁聪缘何缺席。
这本杂志的文字风格随着社会风向几经浮动,但丁聪的专栏漫画风格却少有变化。丁老先生也在与时俱进地为自己的作品增添新的内容,有时候却依然让人感到有些陈旧,几乎完全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风格。
有意思的是,今天的读者却普遍怀念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章风格。尽管《读书》杂志的发行量一直排在人文类杂志的前面,但近年来它始终处于争议的风头浪尖。
现在的《读书》杂志,最好看的栏目是长短书。这期栏目中易彬的《“穆旦”和“查良铮”》引人注目。查良铮的经历意味深长,著名诗人“穆旦”和诗歌翻译家“查良铮”的形象一直处于不断分离之中:在他读书时,他的同学不知道勤奋好学的查良铮就是当时的年轻诗人穆旦;他留学回国后,伴随着大量翻译著作的出版,人们依然只知道查良铮而不知穆旦;在严峻时期,连他本人都对自己曾以穆旦为笔名写诗的经历讳莫如深;上世纪80年代,诗人和翻译家的形象终于第一次复合;而后,诗人穆旦的形象戏剧般地遮蔽了翻译家查良铮的形象;集他创作与译作于一体的十卷本文集出版,意味着同一个人的两种身份再次复合。
这是一个暗示:与其用“优秀”、“杰出”等标准评判,不如关注他是如何“将最成功的译作”与“最优秀的诗作”融合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对《读书》杂志的启发,编者也不妨借鉴这种思路,把西方思想之美与中国问题之真融合起来,或许能在转型中早日找到出路。
杂志转型的大背景则是社会转型。搭乘了现代化这辆疯狂的列车,我们欣赏到了新的风景,但也错过了很多熟悉的风景。
比如日渐衰微的民间曲艺。也许不必等很多年相声就消失了,那时的孩子还能理解郭德纲为什么这么红吗?就连相对稳固的农村也越来越城镇化,在这种大潮流之下,农村的民间曲艺也陷入了危机。
本月的《文明》杂志则带你去“草根曲艺的天堂”河南的马街。马街原名马渡店,又称马渡街,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7.5公里的杨庄镇,它是中国北方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但却有着700多年的说书历史,这里的书会已经成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每年正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汇聚马街,以书会友弹唱献艺。对已经习惯忙碌都市生活的你来说,这样的纸上旅行不仅能满足你的猎奇欲望,或许还能让你沉思。《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