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电(记者杜丽华)几年来,黑龙江省一大批龙哥龙妹走出黑土地,寻求更广阔的就业发展空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从几年前的自发无序发展成为组织化、规模化的更高层次。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克山现场会上获悉,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逐步实现了“五个转变”。
--输出数量上,由小规模转移向大规模转移转变。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从2000年的12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02万人,从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4%提高到42.6%。预计今年全省将转移富余劳动力450万人。农民转移就业己成为多数农民的自觉行动,呈规模推进态势。
--输出层次上,由单纯体力型开始向技能型转变。过去农民务工的领域,男的基本在建筑工地作力工,女的主要在饭店作服务员。2004年以来,全省各地纷纷实行先培训后转移,从事技能与管理工作的劳动力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管理的29万人,从事技术性工作的67万人,二者占转移总数的23.8%。在全省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经过技能培训的达到32.1%,经过培训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民工平均月工资都在800元以上,高的几千元。“龙哥龙妹”的劳务品牌越叫越响,“打工”的层次正在不断提升。
--组织方式上,由自发盲目转移向有组织转移转变。几年来,各地切实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2005年全省有组织转移劳动力186万人。通过有组织的输出,使农民出去打工由自发行为上升为组织行为,由盲目流动变成定向就业,降低了农民转移的成本,减少了劳务纠纷,保障了权益,增强了就业的稳定性。
--转移的地域和行业上,由本地少数行业为主向国内外多行业转变。过去,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为主,主要集中在畜牧业、乡镇企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2005年,全省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已达305.4万人,占转移总数的76%。就业的工种由10余个发展到70余个,几乎遍及二、三产业涉及的所有领域。从转移的地域分布看,2005年转移到省外的农民工达108万人,到国外的14.1万人。
--在转移的时间上,由季节性、临时性转移向常年、稳定转移转变。近两年来,随着观念的转变、培训的开展和有组织转移的加强,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增强,常年转移的数量日益增多。2005年常年转移的达157.2万人,占转移总数的39.1%。常年转移中有13.7万户已把户口迁移到城镇,有56.2万人实现了举家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