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评人韩伦《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
作者:彼得·克劳斯·哈特曼
版本: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
定价:52.00元
从修昔底德开始,曾形成一种传统,历史由政治和战争构成,文化史的地位相当卑微。可是当人们对历史的严肃面孔产生抵触,对令人窒息的政治事件和战争感到厌烦的时候,温情脉脉的文化史开始了抚慰心灵的工作。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是三十年宗教战争结束的产物,中欧因为这次宗教战争消耗掉了一大半的人口。房龙说,如此惨烈的损耗,让主权者们再也不敢对宗教问题和分歧大动干戈了。哈特曼在《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中描绘了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内一幅多样文化繁荣的景象。作者突出了以往被认为是落后力量的天主教在建筑、装饰以及音乐诸方面的贡献,包括洛可可和巴洛克文化。
1806年拿破仑解除了神圣罗马帝国,可他也曾在前两年让罗马教皇亲自为他加冕,800年的查里曼大帝的荣耀获得了短暂闪现,所以从民族国家的视角来看,把奥托一世加冕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开始更为合理,因为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德意志民族的。
在1648年至1806年中间还有一次著名的七年战争,哈特曼虽然没有忽略它,却轻视了它。在哈特曼看来这次战争并未对文化多样性的格局产生破坏,可是这次战争对理解从1648年就开始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和人们所意在把神圣罗马比作现在及其未来的欧盟有着重要的意义。弗里德利希二世的胜利,已经清楚表明民族国家的胜利,民族国家思想的胜利。人们总说俄国的彼得三世的上台是勃兰登堡—普鲁士王室的运气,可是事情实在只是证明政治和战争的运行主体已是世俗国家,是布克哈特所言的作为一种政治统治艺术的国家,而不是其他。
民族国家在神圣罗马帝国蜕变和出生,文化多样性是这种政治转型时期的表象。从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到拿破仑战争,三点一线的直指方向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分子将会把在哈特曼所见的百分之一的犹太教徒的范围扩大为所有的犹太人。哈特曼说那一个半世纪中,百分之一的犹太教徒是受宽容的,他们和其他的少数教派构成了多样性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很多犹太人并不想保留这个身份,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由犹太教改信新教。纳粹时期,很多犹太人已经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并非令人讨厌的阴暗的孤僻者形象。就在这同一块土地上,为什么文化宽容会变为种族屠杀。隐含在历史面纱后面的是什么?
和这个问题相关的是,如果把1648—1806年的中欧文化多样性比于现在的欧盟下的文化多样性,我觉得并不令人激动。因为神圣罗马帝国暮年的文化多样性是由于此前的战争使那些战斗者们没有力气举起武器而已,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沸腾着仇恨,而且也因为那种文化多样性包含着一次集权的孕育。可是这种警戒的作用在哪里呢?也许人类运行规律是:一段漫长的和平只是让下一次战争更为完美。《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