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通讯员 李小男 记者 谈洁)东南大学昨天宣布,我国唯一拥有AMS探测器的实验室——AMS—C实验室联通并投入运行,实验室已成功接收到来自太空的高能粒子数据。这意味着,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主持的“寻找另一个世界”的AMS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 昨天,丁肇中先生亲临东大,向他们表示祝贺。
AMS是东大“一号研究工程”
AMS是一种太空高能粒子探测器。AMS实验是由丁肇中教授所领导的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大型物理实验,目的主要是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寻找暗物质的来源和测量宇宙线的来源。简单地说,就是科学家提出一个假说:宇宙大爆炸后,一面演化成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由物质组成的世界,包括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物等;而另一面则演化成另外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就像一面镜子的正反两面,宇宙还存在另外一个与我们十分相似的“世界”,AMS就需要寻找这个“镜子的另一面”。据介绍,AMS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共有美国、意大利、瑞士、中国、法国等15个国家、5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出于对东大的信任和了解,丁肇中力邀东大加盟该实验。2002年,东大作为中国第一所高校正式加入该项目。在东大,AMS被誉为“一号研究工程”。
东大AMS实验室采集第一手数据
东大的专家介绍,要找到这个“另一个世界”,必须从基本的微观世界开始找起,也就必须从带电粒子找起。因为正、反物质天生相克,碰撞后产生能量继而相互湮灭,因此不可能在地球上找到,这就需要科学家把目光瞄准太空。1998年6月,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将探测仪器的第一个样机——AMS—01带入太空飞行10天,发现了很多近地球轨道宇宙射线的新现象。按照实验计划,AMS探测器二代(AMS—02)将于2008年进入国际空间站,进行长达3—5年的数据采集工作。据专家解释,探测仪器就好像是物理学里探测高能粒子的“哈勃望远镜”,它需要在茫茫太空中寻找反物质。由于此次探测仪器需放在空间站上3年,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及时维修。空间站上的东西坏了不能先派人过去查找毛病,再折回地面寻求解决办法,这需要地面有一套和探测器几乎完全一样的设备,一旦太空中的探测器出了故障,地面探测器进行故障诊断,专家找出毛病,对症下药,最后再有针对性地维修。东大的AMS—C就是这样的地面演示系统。此外,东南大学的AMS—C实验室还可以接收到太空的探测数据,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筛选”出反物质的信息。日前,该实验室采集到的第一批高能粒子数据已发往国外AMS合作研究机构,外方专家回电祝贺说:数据采集成功,整个探测器系统已经完全恢复,可以在东南大学进行地面高能粒子探测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