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馨
“话剧对自己的帮助很大,京剧表演程式化的东西多,缺少对人物的塑造意识,话剧恰恰在这一点上有优长,京剧应该向话剧学习。”近日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在谈到求艺生涯时说。她回忆自己年轻时几乎天天进剧场,并希望今天的戏曲艺术工作者也能多向话剧艺术取经。
与此同时,新版昆曲《桃花扇》在北京首演,也引起关注。它的导演是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话剧导演来做昆曲,人们从作品中看出它与传统戏曲的不同。之前,曾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的京剧《宰相刘罗锅》,导演也是话剧导演,是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林兆华。
一方面是戏曲人从话剧中寻找戏曲艺术的突破;一方面是话剧向传统戏曲的学习。与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交谈,他们常回忆起过去与戏剧界频繁交流的光景。排练间歇,三五相伴去戏楼看戏是那时话剧人的必修课。谈起在舞台上的人物塑造,老人们常提起的是杨小楼、梅兰芳这些戏曲大师的名字。
向更远处追溯,北京人艺创始人之一的焦菊隐,可称是当代历史中自觉主张话剧向戏曲学习的重要人物。上世纪30年代,焦先生远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西方戏剧。他用法文发表的博士论文,不是对西方戏剧的研究,而是《今日中国之戏剧》;留学归来,他创建了中华戏曲学校,培养了后来中国京剧界的许多重量级人物。正因为有了传统戏曲的积淀,焦先生才有了后来话剧中国学派的摸索与初创,虽然将戏曲与话剧融合的最初尝试如《虎符》引发了不小争议,但一路坚持下来,终于创建了今天人们得以望见的《蔡文姬》、《茶馆》等地道的“中国话剧”。
环顾今天的艺苑“两界人士”,是否依然葆有互学的热情,得到的回应是“很少了”。爱戏曲的话剧人,多已年华逝去无法再度登台;向话剧“偷学”武艺的戏曲人,也多已暮年,鲜有机会向后辈传授心得。
而时下正值人生中年的“少壮派”从艺者,能够如前辈一般,有意向话剧或戏曲学习者,又有多少人呢?当话剧演员言必称演一集电视剧片酬多少多少万,戏曲演员忙于各地商演飞来飞去时,还有多少人能够有一份心境和时间,走进剧场,安静地注视台上,向昔日的双生姊妹艺术潜心求教呢?
戏曲是我国本土的传统艺术,有着数百年的历史;话剧是上世纪初由西方飘来的种子,落在了东方的土壤中。两相对照,前者一度被称作“旧戏”;后者相应成了“新剧”。新与旧的结识从冲撞不断,到友好互学。而到当前,有意识地游走于戏曲与话剧之间汲取养分的从艺者成了少数。二者有共同的艺术基因与生存土壤,不能在今天断了曾彼此相系相融的血脉。
话剧与戏曲在今天的共生共荣,离不开彼此艺术上的融会贯通,同时也包括生产经营的经验互学。两者需要彼此打开交流的大门,让爱艺术、爱戏剧的人得以自由进出,让传统的中国戏曲与本是舶来品的中国话剧,都得以传统文化的浸润与当代经营理念的注入,共塑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戏剧文化。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24日 第十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