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惯偷”服刑后再次犯案已屡见不鲜,昨日,厦门主管反扒的水陆公安分局对外透露,警方将为曾流动在厦门的5000多个扒手“建档”。
警方表示,以往一些“惯偷”被抓后还狡辩是第一次作案,警方此举旨在方便反扒单位彻底打击扒手。
据介绍,“扒窃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将于近期完成,到时只要知道扒手姓名、绰号(甚至身高等),底细便一目了然。每一个“入网”扒手,除正面、侧面两张照片外,还包括其身上最显著特征(如文身、胎记)。
关于扒手资料来源,警方称,1993年起,反扒专职警察就开始积累档案资料,先后有3000多个车扒被记录在案,加上属地派出所提供的近2000名扒手资料,曾在厦门犯案的扒手都将出现在信息库里,包括正在狱中服刑(约20%)、部分已死亡或改邪归正的。
记者了解到,此举并不是厦门首创,广东等一些省市已完成“建档”工作。厦门该信息库有望在今年6月为全国公安系统提供查询服务。
警方高层也解释称,厦门为扒手“建档”,最终目的是为与全国反扒警方联网,防止外地扒手来厦避难。
上月,警方明确表示将重构反扒网络,并将刑警、片警正式纳入反扒队伍。(详见本报2月24日《厦警方重构“反扒网络”》)。3月10日,警方又从六大出租车营运公司中筛选114名“的哥”,成为警方的反扒“线人”。
另据铁路警方透露,铁路警方已于3月22日正式加入厦门反扒网络,专门针对活跃在火车站周边的扒窃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