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别墅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白俄罗斯总统舒什科维奇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共同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宣言,从而彻底终结了苏联的存在。
三年之后,卢卡申科以反贪污的形象赢得民心,战胜舒什科维奇当选白俄罗斯第二任总统,并一直连任至今;九年之后,叶利钦在勉强连任两届俄罗斯总统之后也主动交权给普京。
从此,俄白关系进入了不一般的“卢卡申科+普京”的双强人时代。
小国强人
与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的后继者库奇马不同,普京和卢卡申科都成功地经受住了权力过渡的考验,并一步步地将政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
在刚刚结束的白俄罗斯总统大选中,卢卡申科赢得了82.5%的选票,从而赢得自己的第三个任期,他的主要竞选对手米林科维奇只得到6%的选票。
也许因为卢卡申科和普京都是典型的政治强人的缘故,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想象得充满“斯拉夫似的兄弟情谊”,两国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常出现磕磕绊绊。
从卢卡申科担任总统起,他就经常利用一些并不起眼的事件在双边关系中主动出击,从而让俄白关系摆脱了国际政治中通常所见的小国与其所依赖的大国之间的单向度双边关系的模式。
事实上,在“橙色革命”爆发之前,普京都一直不倾向于卢卡申科第三次出任总统,后者在白俄罗斯推行的斯巴达式的集权主义政策,让这个国家在苏联解体十四年之后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经济改革进展缓慢,成了俄罗斯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国。
但“颜色革命”改变了一切。
“强强”联手
2004年基辅“橙色革命”后,俄罗斯在西部最重要的战略枢纽乌克兰已表现出确定不移的“脱俄入欧”的倾向,夹在乌俄之间的弹丸小国白俄罗斯的地缘重要性骤然提升,一下子成了俄罗斯在西部的最后屏障。
紧接着,2005年“颜色革命”在独联体内部蔓延,明斯克街头也出现了亲西方的反对派要求卢卡申科下台的抗议游行。这让紧邻的俄罗斯统治者揪心不已,因为白俄罗斯一旦也变了“色”,那么革命的下一个对象很有可能就是克里姆林宫的主人。
所幸卢卡申科表现出了他的强人本色,明斯克与莫斯科遥相呼应,终于使白俄罗斯成为“颜色革命”中唯一没有经受大的内部动乱的国家。而且卢卡申科在涉及俄罗斯切身利益的基辅“橙色革命”中,坚定地站在克里姆林宫一边,这也让莫斯科对这个小伙伴又恨又爱,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尊重来仔细处理与这个小国强人的关系。
卢卡申科再次以高票当选,对莫斯科来说,无疑是在2006年结束2005年“颜色革命”的一场收官之战。白俄罗斯反对派列别吉克在接受《经济学家》访问时就说,“普京也许并不喜欢卢卡申科,但他更不喜欢发生革命”。
卢卡申科之所以能够在看上去绝难说是平等的俄白关系中以平等的姿态与“老大哥”打交道,根本的原因在于白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重要地缘位置。
由于东欧和波罗的海诸国在苏联大厦坍塌后纷纷“反水”,北约东部边界已直抵俄罗斯的西部战略底线,白俄罗斯现在已成为俄国最后的缓冲地带,也是莫斯科抵御欧盟和北约东扩的最后一个桥头堡。
联盟还是联姻?
与乌克兰不同,白俄罗斯无论在历史、经济、文化上,都与俄罗斯源出一家,而乌克兰则因为历史上先后被沙俄、波兰、立陶宛等国家统治过,所以乌克兰人到现在都很难找到自己的民族归属。
苏联解体之后没多久,俄白两国就开始了建立联盟国家的谈判。目前,白俄罗斯是仅次于德国的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主要农工产品几乎都是销往俄罗斯或通过俄国再转销到独联体其他国家。而俄罗斯也一直通过白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并以优惠价格向自己的邻居出售天然气和石油成品。目前,两国公民往来都继续免签护照。
在“颜色革命”这一共同的危险面前,两位斯拉夫强人站在了同一个战壕内。但这并不等于两位强人在两国联盟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俄白之间建立国家联盟的谈判已经持续了10年,迟迟未能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卢卡申科不希望俄白联盟建立后白俄罗斯变成俄罗斯的一个州,自己成为了俄罗斯一个州的州长。
他在一次谈话中曾透露,白俄罗斯希望的是一个新的斯拉夫联盟,而在这个联盟中,卢卡申科本人要以奠基人的身份成为“国父”之一,至少应当是新国家联盟副总统职位的不贰人选。
莫斯科可能并未真的想过要把白俄罗斯变成其第90个联邦主体,但明斯克一旦失去了卢卡申科这样的政治强人,这样的情景变成现实恐怕也是迟早的事。
俄白关系史上出现的几次危机几乎都与能源有关,莫斯科希望凭着自己的能源大棒让这个小兄弟臣服,但克里姆林宫现在看来决心让白俄罗斯保持更多的独立性。本报记者 梁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