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哈尔滨3月24日电田荣义、特约记者石斌欣报道:3月中旬,沈阳军区某分部保障区后方医院协作发展机制正式启动,所属3家驻中小城市医院传染科、耳鼻喉科等6个科室收治体系部队伤病员的任务,统一调整到驻省城某医院,这些科室只设门诊,不设病房,所属床位和人员调配至军区或分部专科中心。 这是该分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有限的卫生资源形成“拳头”,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一个实际举措。
近年来,这个分部保障区内后方医院的编制人员精简,而编制科室却一个没减少,成为名副其实的“架子科室”;区域内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重复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分部保障区医院各自为战,使技术交流与协作、信息沟通缺乏,卫勤保障力量和要素分散。如何提高医院保障力?分部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分部医院卫生资源优化整合方案》。在人才培养与使用上,实行医院科室主任在分部范围内统一选择;在设备引进与使用、自制药品的生产与使用上,建立分部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数据库和制剂生产、自制药品目录,避免重复引进;在信息共享与学术交流上,建立分部医学信息中心,定期召开医院领导联席会议、有关科室工作协调会议、各专业学术交流会议。他们还把各医院的信息网络系统接入分部指挥自动化网,实现与分部机关网络的互联互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分部领导介绍,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分部保障区的后方医院逐步形成了跨地区医院联合体,使分散的资源联了起来,静态的资源动了起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设施的内部共享,取得了明显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