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2日开始,本报连续对巫毒娃娃现象进行了报道,原因在于,巫毒娃娃虽小,却揭示出一个社会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尽管我们长期以来始终重视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但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还是不时出现,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个别商场售卖巫毒娃娃,看似小事一桩,无伤大局,其实则不然。我们这个社会历来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建设,应该说,这方面大的失误不会有,那么最重要的实际就是防止类似售卖巫毒娃娃这些小事积少成多,发生质变。今年1月25日,副市长孙安民亲自带队,对海淀、朝阳、西城和东城多家网吧进行检查,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浏览黄色、暴力、赌博网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则组织力量开发出“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些都说明,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没有小事情。
小小的巫毒娃娃,暗示、灌输青少年的却是一种十分阴毒的心理。很难想象,一个心里充满仇恨和报复心理的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康,有益于社会的人。而这也正是我们不能小觑巫毒娃娃出现的原因所在。近几年,垃圾玩具从早期的诸如“屁垫”、假鼻涕、裸体造型的骷髅饰物发展到今天的巫毒娃娃,危害一日甚过一日。而不健康书刊、不良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化也在产生着不良的影响。中学生中曾风靡一时的口袋书《让我怎样爱你》、《中学生性经历》、《龙哥帮派》等,赤裸裸地描写性爱、早恋、复仇等内容。而诸如《星际》、《提督之决断》、《蜜》、《魔兽》等游戏,渲染暴力、魔幻等内容,甚至美化侵略。有谁能否认这些书籍、游戏、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危害?
青少年处于人生观、道德观形成期,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对事物的看法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如果在青少年阶段形成了暴力、奢侈以及不道德的观念,人就会被引向歧途,远离社会道德,甚至走上犯罪之路。
据媒体报道,去年初,天津塘沽区海河外滩附近,一个13岁的孩子模仿游戏情节从24楼跳下,当场死亡。同样是在去年,河南郑州一名17岁男孩为能玩网络游戏而离家出走,父母甚至“悬赏”规劝。广州一中学生为早恋被老师发现而雇凶威胁、殴打老师。而据有关部门统计,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这些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社会环境由方方面面构成,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青少年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任何社会成员的行为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一个充满真、善、美的社会环境,必然会造就青少年善待自我、关爱别人、回报社会、亲善自然的胸怀,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把青少年引向追求真正美好、幸福、快乐的人生。本报记者王东亮
网络编辑:李亚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