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间,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在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苏的2月下旬、3、4月份出现最多。 冻害的早春预防和冻害补救措施:
1.对生长过旺麦田适度抑制生长,主要措施是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壮丰安。因为对旺苗镇压后,可抑制小麦过快生长发育,避免其过早拔节而降低抗寒性,因此早春镇压旺苗,是预防春季冻害简而易行的方法。另外,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一是可以适当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二是可以抑制第一节间过度伸长,提高抗倒性。
2.灌水防早春冻害。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加。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喷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3.早春冻害后的扑救措施是补肥与浇水。小麦是具有较强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寒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小麦蘖牙可以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较好的收成。小麦早春受冻后的补救措施是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26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