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豆豆
3月16日,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鸡头山村春光明媚,大片的油菜花灿然盛放。村委会墙上,鲜红的表格———“鸡头山村五年发展规划”格外醒目,许多外村来的代表也在此观摩学习。村民陈德芝自豪地说:“规划内容好学,民主决策的做法才是最难学的。 ”
鸡头山村把“规划”做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的详细注解,每4个字下辖约10个子项。包括农业生产总值、发展柑橘、鱼池、桑蚕的亩数、人均纯收入、村级道路硬化率、合作医疗参与率等48项,目标数字十分具体。
村委会主任说:“所有项目的目标可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本来我的初稿里写着2006年新增柑田200亩,可群众代表不答应,说速度太慢,结果加到了500亩。”目标高了,村干部的担子就重了。从2004年开始,宜都市村干部的工资发多少就由村民代表定。每月虽能领到“预付工资”,可到了年终,还是村民代表对照你年初定的任务完成情况的好坏议定工资额,来个“多退少补”。所以,村干部可不敢“贪大求洋”。
村民代表刘昌忠说:“新农村是车子,还靠大伙推轮子。现在中央政策好,但有了好政策,有了好的带头人,最终还要调动所有村民的积极性来搞建设。”怎么实现真正的民主,鸡头山村农民自编了一首诗:“管理规范又民主,精心规划绘蓝图;认真选出‘主心骨’,带领全村奔富路;群众一起论村务,村民代表能‘做主’,各类档案都入库,重要事务搞监督;公开栏里说清楚,科学理财不马虎。”该村把“20字方针”编成了10多首通俗易记的民谣,让村民人人都清楚。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26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