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山城棒棒军闻名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巴山深处还有一支“背篼军”。他们的地位或许卑微,但却是一群可敬的、靠出卖体力而生存的人。今年初,巴中背二哥,这道挡不住的风景再次引起世人的注目。 他们所唱的“巴山背二歌”在四川省内荣登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江呃/河来哟/南江哦,河哟/我是巴山哟/背二哥罗哈/太阳送我哟上巴山/月亮陪我哟下巴河……这首在四川巴中城广为传唱的“背二歌”老幼皆知,人们把从事长途背运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把在背运途中歇气时自编自唱的山歌叫“巴山背二歌”。
记者解逅“背二哥”
初春的一个傍晚,班车停靠在巴中汽车站,记者拎着两个提包走下车去。忽然,一群身背大背篼、满脸黑黑、双眼带着期盼神色的汉子包抄过来。一个大胆的男子硬是从记者手中夺过提包,往那又黑又脏的背篼里装,记者一下搞懵了,随之心中一紧,莫不是碰到了抢匪?这时那名汉子又伸出一个指头说,“给一块钱,随你去那里,我保证给你背拢”。原来,这正是记者此番来寻找的巴山背二哥。
跟随着这名汉子寻找宾馆,记者了解到,背二哥们大都来自巴中市通江、南江、平昌县等贫困山区,背二哥一般出行都很简单,除了朝夕相处的背篼外,就是肩搭一张汗帕子,带上一床烂被子。背二哥们一天跑到晚,甚至到深夜,仅能挣到10多元钱,他们生活极为简单,大多舍不得花钱,除了简朴的生活费外,积攒下来的钱都要带回家等着过年和给子女交学费。
背二哥的生活多快乐
天刚放亮,记者便跟随着背二哥转悠。见记者善意地拍照,背二哥们还争着要上记者的镜头。中午12时许,劳作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膔膔的背二哥们三三两两地走到一个小巷中,那里有专门为他们开的“背老二馆子”。午餐是白米干饭,再加上浮着几珠油花儿的菜叶汤,还有一盘盖有两块大肥肉的蒸红薯,人们管它叫“背老二饭”。吃完午饭后的背二哥们,懒洋洋地掏出烟锅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尽情地吞云驾雾,夹杂着各地“段子”的背二哥们有的凑在一块儿快快活活地大谈当天的奇闻轶事。
到夜幕降临时,很多背二哥仍蹲在街边寻觅生意。直到夜深人静,背二哥或俩、或三地把背篼往街沿边一靠,拾起几块纸壳子往地下一铺,扯出破被子往身上一滚,老壳一下钻进背篼里,便在这“套房”里打着呼噜进入了梦乡。
背二哥的歌
记者了解到,“巴山背二歌”是在“巴山背二哥”的艰苦劳动中产生的,其历史与背二哥一样悠久。各种背二歌中又以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甘沟河的背二歌旋律最美。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都曾先后采用过甘沟河程治华、张仁德唱的“弯弯背架一只梭,我是巴山背二哥”的录音。
如今,巴中市政府为背二哥修起了“民工公寓”,除住宿外,还提供便宜的餐饮。县政府还为公寓提供了部分床上用品。然而,尽管建了“公寓”,仍有许多背二哥愿意露宿街头。41岁的石福生一语道破其中原委:不住民工公寓,是因为晚上还有生意。
(陈勇宁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