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来论
在浴池替顾客搓背赚取微薄的收入,蜗居5平米的陋室,一日三餐是米饭加白菜,实在受不了才炒两个鸡蛋解解馋——这就是邹春兰,一个曾经拿过4枚金牌,破过全国和世界纪录的全国举重冠军的生活(3月25日《南方都市报》)。
一个举重冠军何以落魄至此?长年从事体育训练,文化学业彻底荒废,文化程度不到小学三年级;缺乏一技之长,改行学习很慢。类似的悲剧并不罕见,获得过20多个亚洲冠军和40多个全国冠军的举重运动员才力,在2003年于穷困潦倒中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去世,曾经引发人们对退役运动员生存状态的关注。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竞技体育运动在举国体制的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了国家的巨额投入之外,运动员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病缠身和文化程度低下就是其中主要的两种。当不了专业教练,退役运动员的生计便成了问题——乒乓球、羽毛球之类还有群众运动的基础,但有几个人会将举重作为业余的健身爱好呢?全国冠军尚且如此,普通运动员的境遇更是可想而知。笔者以为,体育运动,一是提供大众娱乐,二是塑造强健体魄。竞技体育运动应该职业化,要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不是使之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机器。金牌固然重要,但以国家巨额投入和运动员生存技能缺失为代价的金牌,对中国的体育事业的意义是有限的!
梁剑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