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放军文艺》的刊标:《前进》
1954年《解放军文艺》2月号封面,国画《爹去打老蒋》。作者:黄胄 1983年《解放军文艺》8月号封面,油画《蒋家王朝的覆灭》。 作者:陈逸飞、魏景山
雄风浩荡而来,战马奋然腾起,紧握旗帜的年轻士兵低伏在马背上,迎着辉映天宇的晨光奔向前方——相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里,成千上万的官兵都曾凝视着《解放军文艺》杂志封面上的这座青铜雕像标识,然后开始一页页地翻阅。
作为全国解放后最早创刊的一本文学期刊,《解放军文艺》始终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赢得了广大军内外读者的青睐,滋养了新中国的军旅文学。《解放军文艺》如同旗帜和号角,在相当长的岁月里,用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滋养了无数作者和读者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理想,鼓舞了他们的人生。打开一期期《解放军文艺》,《铁道游击队》、《我们播种爱情》、《红日》、《苦菜花》、《敌后武工队》、《党费》、《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万水千山》、《东进序曲》等著名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向全中国的读者讲述着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见证着人民军队在战火中锤炼的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即使面对和平岁月,《解放军文艺》依然能够洞悉平凡人生中的英雄特质,把握时代的脉搏。《霓虹灯下的哨兵》、《雷锋日记》、《天山深处的“大兵”》、《在这片国土上》、《莽昆仑》、《弹道无痕》,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弘扬着昂然向上的民族精神,彰显着人民军队栉风沐雨的前行足音。
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部队,是《解放军文艺》一贯秉承的宗旨。她以繁荣发展新中国军事文学为职责,引领着军事文学创作,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一路走来,成为新中国军事文艺的沃野。1951年,《解放军文艺》的编辑多次赴朝,置身战场。副主编魏巍深入前线,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一系列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的名篇;编辑陆柱国1952年在朝鲜金化前线,完成了著名的中篇小说《上甘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军文艺》紧贴现实,相继推出了一大批极有分量的作品。短篇小说《空谷兰》、《雪国热闹镇》,中篇小说《啊!索伦河谷的枪声》、《苍茫组歌》,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中国农民大趋势》、《在这片国土上》等等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影响面广,反映热烈,在新时期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页。
在军事文学独领中国文坛风骚的年代里,《解放军文艺》发表的大量作品,有的在电台广播,有的被选入大中小学课本,有的被改编成其他文艺形式,有的被译成各兄弟民族文字,还有的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其中,小说《保卫延安》、《敌后武工队》、《苦菜花》、《我们播种爱情》等作品都历经时间的淘洗,成为家喻户晓的军事文学名篇。
令《解放军文艺》引以为傲的是,许多在国内被称为一代宗师的文学家、理论家,像郭沫若、茅盾、田汉、巴金、老舍、丁玲、刘白羽、赵树理、叶圣陶等等,也纷纷把目光投向这里。他们或撰文阐发文艺理论,或介绍个人的创作经验,或把自己的最新作品交予发表。著名画家齐白石、黄胄、古元、董辰生、刘大为、李宝林都曾为《解放军文艺》封面赐稿。
《解放军文艺》的一代代编辑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和信念,以繁荣发展军事文学为己任。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编辑、修改,把一批批文学爱好者送进了作家的行列。如今的著名作家李存葆、莫言、朱苏进、王朔等的“处女作”,都是在《解放军文艺》上变成铅字的。战士作家高玉宝原是一个文盲,第一次给《解放军文艺》投稿时,遇上不会写的字,便用画代替,编辑字字句句帮助他修改、推敲,最终让享誉一时的纪实小说《高玉宝》得以问世。这部作品不仅让高玉宝从战士成为作家被广大群众所熟识,更被改编成电影,并编入小学课本成为范文。
如今,《解放军文艺》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路程。不难想象,如果把这一茬茬编辑、一代代作者、一部部作品、一幅幅插图,排列开去,并连缀起来,定是一道连绵起伏的高山、一条逶迤奔流的大河、一座高耸入云的军事文学丰碑!(本文作者为《解放军文艺》主编)(本版图片均由解放军文艺编辑部提供)
亮点链接
1999年,《解放军文艺》编辑采访驻港部队。
1953年底,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在全军开展“志愿军一日”征文活动。随后,《解放军文艺》从1955年3月号开始刊发征文作品。历时两年的征文,共收到经过各部队政治机关严格挑选后送交的应征作品13600多件,约2000余万字。后精编成书,定名为《志愿军一日》,文坛大家郭沫若为该书作序。
1986年3月,《解放军文艺》首次用一期刊物的篇幅推出了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后来,这部作品荣获了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并被译成日、韩、英、法等多国文字,销往国外。
创刊以来,《解放军文艺》刊发的戏剧、曲艺作品在全国独树一帜,其中不少作品最终被搬上舞台、银幕,深受全国人民喜爱,如《南征北战》、《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等。
截至目前,《解放军文艺》已经出刊624期,有近400篇次作品在全国、全军性各类评奖中获奖。其中,《最后一个军礼》、《最后的堑壕》等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灵旗》、《冬天与夏天的区别》等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蓝军司令”》、《中国农民大趋势》等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高山下的花环》荣获金鸡奖电影文学剧本奖。
2004年4月,《解放军文艺》编辑部集600期杂志之精华,编辑出版了《〈解放军文艺〉600期纪念文集》。文集包括中篇小说卷、短篇小说卷、报告文学卷、散文卷、诗歌卷、插图卷、剧本卷,共7卷11册,350余万字。
诞生经过朱德总司令为《解放军文艺》创刊号题词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刚刚扑入和平怀抱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创办一份文学期刊,为新中国国家建设鼓劲加油,也为无数经历过战争、有着丰富生活底蕴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释放创作欲望的平台。
“为供给部队干部及文艺工作者的读物,指导全军文艺活动,总政治部拟出版《解放军文艺》月刊,并拟对外公开发售,是否适当,请予批示。”1951年5月4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萧华同志,亲自向中央军委呈递了创办《解放军文艺》的报告。时隔仅仅8天,5月12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少奇同志就在报告上郑重批示:“同意。定一、乔木、周扬阅后退萧华。”就这样,一批刚刚拂去战争硝烟的军人和离开校园走入军营的学子,来到位于北京绒线胡同45号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开始筹办《解放军文艺》的创刊号。
又是短短30天后,1951年6月12日,全军第一份综合性文艺月刊——《解放军文艺》创刊号终于在全国出版发行,成为当时中国文坛的一件盛事。更为幸运的是,朱德总司令亲笔为《解放军文艺》题写刊名,并在创刊号上题词,成为一代又一代编辑们奉行的办刊宗旨。(刘璇)
刊标来历
1952年编辑部派记者赴朝鲜战地组稿
《解放军文艺》创刊前夕,时任总政文化部文艺处处长兼《解放军文艺》总编辑的宋之的同志特别邀请著名美术家张正宇先生为其设计封面。宋之的对张正宇提出要求:“封面要显示出人民军队的特质,显示出军队文艺工作的特质。”那时,第一届全国美展刚刚办完,张正宇先生在构思时突然想起了美展中的一件作品——著名雕塑家凌春德的雕塑《前进》。
那是一座铸铜雕塑,一位年轻的士兵背枪执旗,伏跨在奔驰的战马上。作品造型简朴,手法明快写实,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于是,张正宇决定以雕塑《前进》作为《解放军文艺》创刊号的封面图案。但他并没有简单地使用拍摄下来的雕塑图片,而是根据《解放军文艺》刊物的尺寸略加细微变化,亲手将雕塑画了下来,画得如同雕塑实物一般既具厚重感又具立体感。
《前进》就这样走上了《解放军文艺》的封面。时光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后,1997年,已经71岁的凌春德先生还曾致信《解放军文艺》,说《前进》“是百万英雄儿女为胜利前进的象征,它有高度的人民性,把它刊登在封面上,正好说明它的位置是显示作品效果的最佳位置”,“它和《解放军文艺》的理想是一致的”。(王大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