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7日电 本周是澳大利亚的“和谐周”。华裔议员曾筱龙27日在澳洲《星岛日报》发表文章,回顾了几十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为澳洲社会文化所带来的贡献,并提倡中澳文化相互沟通和理解。
曾筱龙议员在文章中指出,在澳洲,以前华人文化的范围非常有限,人们常见的只是舞龙舞狮,很少有其他的形式。 近几十年来,自从香港、星马、台湾移民、越棉寮移民和中国大陆留学生新移民来澳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丰富了澳洲的华人文化,给本地华人和主流社会带来精神和艺术享受。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越南船民因西贡沦陷而漂泊海上,来到澳洲,八十年代大批越棉寮移民抵澳,在这里定居后他们首先开展中文教育。他们还办中文报纸、建庙宇,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他们把印支地区不同国家的华人文化带到澳洲,令澳洲的华人文化开始多元化。
八十年代,香港和台湾的商业技术移民的到来,使华人文化迅速扩大范围,首先是在饮食文化方面,极大丰富了澳洲的中餐业,改变了过去中餐厅只有简单的中式菜,如“甜酸排骨”和“春卷”(ChickoRoll),加上西式菜“煎牛扒”、“炸鱼”等中西餐混合的状况。香港和台湾移民把港台美食带来澳洲,在澳洲,尤其是悉尼,开了许多地道的中餐馆,为本地华人和西人带来地道的中餐美食享受。
这一时期,在保留和宏扬语言文化方面,来自香港的《星岛日报》和《澳洲新报》在提高本地的中文水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留学生来澳后,大批有学历、有艺术才华的学生留在澳洲,令澳洲华人在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方面的水平明显提高。
曾筱龙议员回忆到,当年,他竭力支持留学生留在澳洲,并到堪培拉游说当时的联邦总理霍克,说明让这些学生留在澳洲是为澳洲带来贡献,而不是负担。今天的事实证明,这些有才华的留学生不仅在澳洲发挥了他们的艺术才能,而且带动中国艺术家来澳洲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并为澳洲带来消费者和观众。
最近几次有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包括在澳洲主流社会艺术馆展出的西藏绘画展,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在首都剧场即将演出的张艺谋电影改编的芭蕾舞《大红灯笼高高挂》,周末将要举行的《中国书法简明教程》首发式和篆刻展览,所有这些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华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去欣赏或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文化也改变了展示的角度,不仅针对澳洲的华人而且也包括西方人,让他们懂得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艺术。
在澳洲,中西文化的沟通日益加深,澳洲的许多艺术机构里都有华裔艺术家,例如澳洲国家芭蕾舞团、悉尼交响乐团等,都有华裔背景的艺术家。在饮食方面,西餐厅里也已经有中国味道的西式菜。上周英国女王来澳洲为悉尼歌剧院的新修建筑揭幕时提到歌剧院的设计者Utzon,他曾找到一本中国宋代的建筑指南,因而影响他一生的建筑构思。这一切说明中西文化越来越紧密的融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文化也走向中国。
本周是澳洲的“和谐周”,曾筱龙议员指出,这个时候提倡中澳文化相互沟通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鼓励华人多了解西方文化,也表示愿意看到西方社会多了解中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