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记者孙蕾)27日是全国第十一个中小学安全日。北京市交管局西城交通支队队长张建国为此提醒说,虽然学生们现在能够熟练背诵交通安全知识,但是面对马路他们还是很惶恐,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才是他们将来能够真正独立的关键。
张建国认为,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在平时生活中慢慢地引导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0岁以上孩子的家长,可以采取远处跟踪等方式,让他们逐步适应马路。同时,大人也要懂得文明行车,爱护孩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北京的小学里,10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住校或由家长亲自接送,很少有孩子具有独自过马路的经历,这对于家长和校方来说都是无奈的选择。
“北京的交通情况太复杂,孩子们只要一出门,面对的就是车水马龙,家长根本不敢放手。”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副主任田京生担忧地说,如果孩子未满10岁,最好上下学都由家长带领。而事实上,有些10岁以上的孩子依然离不开父母的庇护。在西城区奋斗小学,1到6年级的学生上下学几乎都由家长接送。奋斗小学总务主任李景如说,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有的工作繁忙的家长干脆就让孩子住校,以求心安。
张建国认为,让孩子走出家长的“保护伞”后能够适应马路环境,学校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们牢记交通法规,掌握行车走路的规则。在西城区近百所学校,普遍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甚至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奋斗小学总务主任李景如说,学校每个月都会有不同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包括火灾、煤气泄漏等逃生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
然而,记者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却发现,虽然经过校方的精心教育,但学生的实践机会几乎为零,没有家长敢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家长王女士说,根本不敢让他们自己去马路上走,太危险了,如果发生了意外,对我们全家来说就是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