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大选前出奇平静
特约撰稿王嫱(发自以色列海法)
到达以色列北部大城市海法的时候,距离大选只有三个星期,但大选氛围却淡得出奇。
这让我这个中国人有些莫名其妙,毕竟这是以色列大选历史上最有意思的时刻: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第一次成了自治政府的主导力量;在以色列,强硬总理沙龙至今仍处昏迷之中,沙龙组建的前进党的参选第一次打破以色列政坛工党和利库德集团两党对决的局面……在这么多“第一次”面前,以色列的大选仍然十分低调,未免令人有些意外。
选民“冷漠”
新移民不知所措本地人保留想法
海法濒临地中海,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人口27万。这是一个犹太和阿拉伯两大民族共存的城市。相对特拉维夫而言,海法人对政治冷漠许多。
海法有很多东欧移民,他们是最摇摆不定的选民,很多人来到这个国家的时间并不长,对于各政党和领导人的情况了解有限。基里尔·奥茨库伦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今是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他几年前和家人从乌克兰移民到以色列。对于3月28日的大选,他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除了学习,我每周还要外出打工三四次,所以我没时间考虑投票的事。”当然,基里尔并不是对大选毫无兴趣,他说,“我会去投票,平时也听有关大选的新闻,但还没决定支持谁。”
至于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为何表现如此“冷漠”,海法大学传媒学教授桑德拉·鲁本斯坦认为选民更倾向于“撒谎”:“他们可能在民调时保留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一种普遍且有趣的选民心态。”
媒体“感慨”
天气好海滩诱人常选举民众麻木
3月的以色列春暖花开,节日繁多,这也冲淡了大选气氛。
“如果天气非常好,人们更愿意去海滩而不是投票站。”前进党全国竞选总部女发言人玛雅·杰克布斯告诉我,“虽然前进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但如果每个人都因为它的‘一马当先’而不去投票,情况就不妙了。”
相对百姓的“无动于衷”,参选的31个党派和以色列媒体可谓“铆足了劲”。每天报纸的头条或多或少都和大选有关。《耶路撒冷邮报》不但每天醒目刊出大选倒计时,在每周公布民调结果时,还经常用大篇幅刊登鼓励选民参与投票的广告。
专栏作家们更是不遗余力地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这场大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某个专栏的感叹:“巴勒斯坦大选时,全世界关注;可以色列大选时,连以色列人都不在意。”
在以色列电视台第10频道参观时,其国际新闻协调员伊兰·高伦告诉我:“过去十年,以色列有太多的大选。人们对此有些麻木。”
海报“轰炸”
佩雷茨笑脸频现内氏惨遭“毁容”
大选前2周,海报越来越多,甚至在垃圾桶上都出现标语。在“海报战”中,工党似乎最“急吼吼”,“佩雷茨笑脸”的曝光率最高;前进党和利库德集团相对收敛些,但还是引来个别选民的“非理性对待”,如一处高挂在建筑物顶上的利库德集团海报上,内塔尼亚胡的脸上竟然被人画了胡子。
大选前1周,各党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大家也终于向美国学习,开始攻击候选人的“缺点”。奥尔默特就遭到了指责,说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国外———大儿子在纽约,小儿子在巴黎———他们没有服兵役。这位因3月中旬“杰里科行动”而大展雄威的代总理,可以说是站在沙龙这个“巨人肩膀”上,很多人支持他是因为喜欢沙龙,而讨厌他也可能是因为喜欢沙龙,毕竟奥尔默特和沙龙不可同日而语。难怪前进党竞选总部外有巨大的沙龙海报,奥尔默特的海报只是贴在楼内而已。
如今,几乎所有的民意调查都表明前进党会赢得大选,关键只在于赢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