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言文
1128.6亿元!
盘点2005年武汉市商业,全年消费品零售额突破千亿元大关的成绩令人眼前一亮。这是该市消费品零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批零贸易实现增加值239亿元,餐饮及住宿业实现增加值104亿元,合计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5.33%。 作为传统商业重镇,挟“九省通衢”之便利的武汉,商贸流通业异常发达。然而,即便面临如此喜人的发展态势,武汉市商业局局长林肖滨却反浇“一盆冷水”,直言:制约商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仍突出,武汉商业面临新挑战。
武汉商业的三大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受到冲击,是武汉商业今年面临的第一大挑战。据了解,目前,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一批世界知名的跨国商业集团齐聚武汉,大多外资企业已实现由单店向多店的发展。它们拥有先进的商业理念、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跨国采购能力。与此同时,国内商业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也使得跨地域的采购营销活动和网上贸易日趋增加。因此,武汉商业在地理区位上“得中独厚”的传统优势会逐步弱化。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是武汉商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据武汉市商业局介绍,最近,我国基础产品产能集中释放,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回落,商品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加大的趋势。商务部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此外,消费分流将成为常态,并呈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居民非商品性支出保持刚性扩张,教育消费、旅游消费、住房装饰消费、电子通信消费将继续扩大。应对消费趋势的变化,无疑是以经营百货等为主的武汉商业面临的新课题。
正确处理六大关系
面对这些挑战,以“交通和流通”为两翼的武汉,今年该如何实现商贸流通业的起飞?在我国对外资零售业全面开放的今天,武汉商业企业将如何应对?武汉市市长助理万勇认为,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其一,正确处理发展新业态与改造传统业态的关系。他说,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商贸流通现代化建设代表了未来商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创新流通业态仍然是当前和今后的商业工作重点。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除了新业态之外,可能还有一定数量的传统商业。对传统商业,一方面要不断引导、规范,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通过培植、引进更多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企业,减少传统商业的数量。其二,正确处理商业“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既要有选择,用科学的态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巨头,同时还要大胆地“走出去”,起码第一步武汉城市经济圈要走出去。其三,正确处理发展大型商业集团与小型便民店的关系。既要培植少数几个在全国有影响的过百亿、数百亿的商业集团,也很关心进社区、到家门口的便民店,尤其是以连锁为主要形态的便民店。其四,正确处理商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加强商业与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进一步发挥武汉商业的优势,带动、促进武汉市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让本地生产的消费品进商场、农产品进超市。此外,要正确处理有形商场与虚拟商场的关系,有序地发展电子商务;正确处理提升城市商贸水平与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关系,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
流通与零售同时起翼
按照武汉市委、市政府部署,武汉市商业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4亿元,增长12%以上;批零贸易增加值263亿元,增长10%。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市商业局表示:首要任务是加快创新流通方式,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据了解,下一步,武汉将加快重点连锁集团“走出去”的步伐,以重庆、襄樊、宜昌、武汉城市圈等地为重点,年内发展连锁网点约40个;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成为省内主要城市“龙头”企业,提升武汉商业在中部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大力发展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在便民超市、餐饮业、专业店及生活服务业等行业中培育一批连锁经营的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中百物流的运营能力,提升对连锁经营的支撑能力,积极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形成品牌优势。调整经营结构,培育特色经营。购物中心、百货店和大卖场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注重特色经营、专业经营和错位经营,创新营销方式。武汉要建成国内重要贸易中心之一,不仅要有繁荣的零售商业,也要有发达的批发商业。武汉将做强做大批发业,通过新建、改扩建、联合重组,促进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今年,武汉市还将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市场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供销社原有的销售渠道,将原有的网点改造成连锁店;依托农资物流公司,发展农资专卖店、加盟店;积极发展兴办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和行业协会,打造新的网络优势;依托山绿集团,推动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增强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此外,武汉市还将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商业整体竞争力;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商业面貌;深化诚信建设,构筑和谐商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