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8日电 台“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兼主任翁启惠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寻找SARS解药的同时,找到一类可引起SARS病毒产生自杀行为的化合物抑制剂,且其抑制效果远超出其它发现,国际知名化学生物期刊《Chemistry&Biology》三月号已出刊并发表这项研究成果。
据“中央社”报道,研究团队成员包括“中研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梁博煌、基因体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吴宗益、基因体研究中心与台湾大学合聘的研究员台大化学系教授方俊民。
方俊民表示,研究过程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自杀性抑制剂,应该不会成为药物,主要原因有二,就是必须先把发现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修饰成为非自杀性而仍具抑制性,使抑制剂本身不会因“玉石俱焚”的自杀性而被破坏,其次是现在没有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例,无法做临床试验。
方俊民说,研究虽然不会发展SARS解药,但仍可利用这次研究发现的新化学结构予以修饰,利用开发的技术和方法以及新的化合物,可针对其它冠状病毒如C型肝炎、登革热、肠病毒等病毒蛋白酵素找出抑制剂,甚至找出抑制其它病毒如艾滋病毒的抑制剂。
他透露,“中研究基因体研究中心”打算做更广泛的运用,例如针对预期全球将逐渐流行的禽流感或人流感病毒,研究找出能杀病毒却不会毒害人体的抑制剂。
方俊民回头说明这次研究过程的新发现指出,2003到2004年造成全球恐慌,超过8000人感染、致死率约10%的SARS,近期才发现是由一种冠状病毒SARS-CoV导致,这类病毒引起的流行疫情仍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科学家已发现SARS-3CLpro是SARS病毒藉以繁殖的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如何抑制SARS-3CLpro的活性是科学家找寻SARS解药的方向。
“中研院”研究团队就是在研究过程中,意外发现“苯并三唑酯类化合物(Benzotriazoleesters)”对冠状病毒3CLpro具有出乎意料的抑制效果。
方俊民说,3CLpro病毒基因须先转译成很长却无功能性的蛋白质,其中有主要的蛋白酶3CL,会把前述很长无功能性的蛋白质切成十一段,就会有功能性,可做其它蛋白,再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才可以繁殖,若3CL没有作用时,病毒就无法繁殖。
所以要用化学方法合成一些新的分子,类似一把假的钥匙,把蛋白酵素活化的作用中心加上这一把假钥匙,放进去卡在那里使不能作用。而这次研究过程合成的化合物,意外发现能使3CLpro蛋白酵素没有活性,化合物本身和酵素发生反映时,除了使病毒自杀死掉,本身也会被破坏掉,等于玉石俱焚。
方俊民进一步说明其中的原理指出,研究本来设计的抑制剂,是要把酸和胺合成一个酰胺化合物,但过程中发现从原料到产物的中间体不稳定,加入一试剂后,使酸活化与胺作用,产生的中间体“苯并三唑酯类化合物”是安定的,立即可作用,活性比酰胺更好,这是不一样结构的抑制剂,活性却高出更多,但因会玉石俱焚,所以归类为自杀型抑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