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的艺术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一张2004年元旦贵阳五中第三届艺术节的节目单,其中,有个人物现在赫赫有名———何洁。节目单上显示何洁表演了两个节目,一个是作为校艺术团舞蹈队成员的歌舞《爱的主打歌》,还有一个是高三(2)班的歌曲联唱。 据说,那时何洁就是五中的文艺骨干,五中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都是何洁展示的场地,与此同时,高中三年里,几乎所有教育系统举行的表演、比赛都少不了何洁。由此看来,进入川音,进入“超女四强”,并非偶然,而且五中每年考入艺术院校的学生还有许多。在校长荆希坤的书架上,还有几本今年的台历。这是一本服装的宣传册,而上面的模特正是何洁,荆校长说:“何洁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学生,她经常会给以前教过她的班主任发短信,告诉自己最近在干什么,并问候老师,甚至每换一个手机号码都一定告知。”这本台历也是何洁年前寄到学校给校长和老师们的。荆希坤校长还说,其实,五中出来的名人不止何洁,还有2006年春晚亮相的海政歌舞团青年歌唱演员曾小燕、CCTV6电影频道的节目主持人涂经纬、现任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现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李嘉琥、原国家女篮队长田文慧、贵州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等。拥有化学、艺术两个学科基地和德育基地品牌的贵阳五中,正成为贵阳市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品牌,成为人文、艺术的特色高中。
五中的升学率
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在五中得以完全的展现。特重班:刘胜涛、何洁是同班同学,一个是北大学子,一个是超女红人,他们当年同在高三(2)班,即当年的特重班。据了解,这个特重班,其实就是划线班,这个线是每次学期考试的分数线,班级为每一个学生敞开。“重点班有压力,普通班有动力”,两个力让学生有奋斗的方向。为了坚持严格按分数滚动管理,体现公平竞争原则,校长们做了大量的解释、说服工作。他们说:“不能从我们这里开口子,要是进一个关系学生,我们这些校长可以不当。”正因为如此,近几年五中大专以上的升学率超过90%,在2006年市教育局组织的“入出口”评估中,在原市属一般高中学校里名列第一名。小小班:第一个“小”是五中严格控制班额数在45人左右,这样可以保证老师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准确地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第二个“小”是给学生开“小灶”,这个“小灶”是免费的。学生各学科的优势劣势情况,只有科任老师最清楚,老师利用自己的双休日、下班时间给学生优势的科目进行强化,劣势的科目进行辅导。“二一分流”:高二分流是五中在全省首创并坚持至今取得良好效益的办学模式,学生高二结束后可自愿申请进入职高班学习,这些毕业的学生既能拿到普高文凭又能拿到职高文凭,还能考入高等职业院校。由于这些学生一直接受的是普通高中教育,个个都能以超出一般职高学生较高分数进入高等职业院校。与此同时,由于五中的学生素质比较好,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不少省外的知名高职院校与五中有联系甚至联办,从而让所有分流到职高班的学生都能100%顺利升学并找到自己的位置。近两年报读五中的学生越来越多,录取分数逐年提高,办学效益越来越好,特别是五中特重班期末统考各科成绩都超过省级示范性高中。因而去年该校又有十多名教师子女报考五中并在五中就读,且这些子女的分数都超过省级示范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五中的2006
何洁,是贵州人的骄傲,更是五中的骄傲。近年来,艺考热度有增无减,而且如“超女”选拔形式的大赛在全国开展得轰轰烈烈,从而给每一个人都搭建起“明星通道”。五中近几年均有大量学生进入全国知名的高等艺术院校。为了让更多的人在进入明星通道前与何洁一样,有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今年贵阳五中将开办艺术特长班。贵阳五中对这个特长班满怀信心,不仅配备艺术专业出身的老师为班主任,还将聘请何洁作为该班的艺术辅导员,把自己成功的实践和经验与“后来者”分享。何洁是五中送入川音的学生中最成功的一个,凭借五中的艺术基地的优势,五中完全可以再送十个、百个何洁进入高等艺术院校;为十个、百个“超女”做最初的铺垫。特重班算是近年来五中推出的一记重拳,那么今年的艺术特长班将是五中今年的再一记特色拳。
记者手记
贵阳五中印象
在采访中看到荆希坤校长的桌上有一本书《新课程教师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与训练》,这本书不仅可以在荆校长的桌上看到,更可以在五中所有老师的桌上看到,与这本书比邻而居的是《细节决定成败》。从2005年开始,贵阳五中每个学期给每个教职工发一本好书,让老师们能在自己的专业之外,多接触一些新知识、新理念,扩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从这点可以看出贵阳五中的管理特色。在采访中,我经常会换位思考,总觉得这样才能真正感觉到被访者的心境和感触。这次我把自己放在了五中老师的角色上,试想每天享受学校订的牛奶,学校历史上最好的食堂,更有学校配置的微波炉使用,而且每年春节还给教职工的家属写慰问信、发慰问费,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有一种向心力在驱使着每个人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我想,我肯定,我会尽心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