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启明来源: 《羊城晚报》
深圳将取消实行了22年的暂住证制度,以居住证制取而代之。(详见本报3月27日A13版)
深圳特区开发,大量的外来人加入了建设行列,为了有序地管理这些外来人口,深圳自1984年推出了暂住证制度。 办证要交钱,要出具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计划生育证、劳动合同、来深通行证等,花钱、花时间、花精神,打工族说起来都会是“记忆的心痛”。而现在暂住证制度在深圳已是名存实亡,办证率不到50%。没有了暂住证制度、社会统计、城市规划、人口管理等似乎没了依据,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件难以认可的事,因此想到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的改革。
居住证如何定位?什么人要办?依什么条件办?办了有什么用?它和暂住证有什么不同?和户口簿又有什么区别?时下深圳还没有哪个部门能说得清楚。倒是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们有不少建议,画出了点眉目:居住证要覆盖包括户籍和非户籍的全部常住人口,可借鉴美国的社会安全号码,把居住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没有居住证不能在深圳租住房屋、劳动就业、开通电话、手机、银行账户、燃气户口等等。这都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其实暂住证制度,要害的是它以不平等的方式维持了有限社会资源的有序分配。在深圳,持暂住证是不能享受户籍人员一样的医疗保险的,其子女上学要多交择校费,应聘当财会人员,要有深圳户口人担保……深圳有800多万非户籍人口,他们每年交的个人所得税达几十亿,而这几十亿只为170万户籍人口提供资源配置。这样的不公,不只在深圳,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城市都存在,并且在我国国情之下一时还解决不了,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也解决不了这问题。
就按政协委员们建议,居住证似乎和暂住证没什么区别,居住证要管的事也可用暂住证来管。且这些说法也令人质疑,就比如说开银行账户,现代金融业就是要让资金能更好地流动,而居住证却要人为地设障碍;市场经济需要的是活跃的买卖,但因为有个居住证横在那,想租房却租不到挂牌出租的房,想买手机却买不到很想出售的手机,这行吗?再说美国那社会安全号码,我们第二代身份证不都有那些内容了吗,何苦要再另搞一套?
管理不能没有,但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不一定是个好主意。摘编自《羊城晚报》3月27日 文/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