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3月28日电(记者梁钢华)一项可有效实现电力负荷移峰填谷的重大节能技术--动态冰蓄冷技术最近广州研发成功。专家评估认为,该技术的研究成功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而且将大大促进空调、食品加工、化工、建筑等行业的能源节约,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这一节能新技术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成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夜间的低谷电力制冰,在白天用冷高峰期释放冷量,由此实现电力负荷的移峰填谷。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冯自平博士带领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实验室经过两年多的攻关,在热交换器过冷堵塞、超声波促晶、以及解冰等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这一动态冰蓄冷技术。目前,该技术项目组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
据悉,目前,国际上冰蓄冷系统主要包括静态蓄冰(比如冰球、盘管等)和动态蓄冰(比如冰浆、片冰等)两种形式。国内的冰蓄冷技术主要是盘管和冰球两种形式。这两种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大、蓄冷能效低、单位体积蓄冰量低,导致技术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困难。
专家评估后指出,动态冰蓄冷采用具有良好流动特性的冰浆取代现有的冰球和盘管的蓄冷技术。实践证明,动态冰蓄冷技术不仅初投资小于现有的冰球和盘管蓄冷,而且其运行效率高于其他蓄冰形式,同时具有占地面积小、蓄冰槽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