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以色列人将迎来10年来第五次大选。有人说,沙龙时代就此结束;有人说,以色列政治的历史从此被改变。以色列历届大选,都是热闹非凡的政坛大事,这次也不离外。由于大选结果不但关乎以色列本国的政局走向,也关系到巴以之间的关系互动,甚至影响中东地区形势的发展,所以各党之间的搏弈备受人们关注。
埃胡德·奥尔默特出生于一个“伊尔根”(英国殖民统治巴勒斯坦时在地下活动的犹太复国组织)家庭。双亲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想深刻影响了奥尔默特。童年时代,他最常在游戏中扮演的就是大卫·本-古理安――以色列的第一位总理。
前进党奥尔默特的政治主张
奥尔默特最早曾主张扩大犹太人定居点,不放弃任何土地,曾坚持将耶路撒冷当作“统一的”城市来管理。但事情的发展却并没有如奥尔默特的心愿。现在,他主张以色列必须放弃西岸绝大部分的占领土地、甚至可以放弃耶路撒冷的一部分,来保全一个民主的犹太国家。“支持永久边界,支持一个犹太国,支持令所有人获益的经济。”奥尔默特这段话被舆论认为将成为前进党未来的执政纲领。对于在党内党外立足未稳的奥尔默特而言,沙龙仍然是他汲取政治力量的源泉。
奥尔默特和沙龙的渊源
2003年,奥尔默特和沙龙展开了争夺利库德集团主席的竞赛,最终沙龙凭借着更为丰富的政治背景和更加强硬的立场赢得主席宝座。虽然奥尔默特落败了,但沙龙还是愿意把他招至自己的帐下,并让他担任工业贸易部长,二人由此结下深厚情感。
身份和倾向的变化
从一个曾经能说会道、叼着雪茄周旋于商界巨贾中的律师,到处在风口浪尖的政治领袖,奥尔默特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变化的,还有他的政治倾向――从极右的强硬派到现在的温和派。
大选前为妻子儿女辩护
利库德集团
指责奥尔默特的妻子是和平主义者、他们的3个孩子是反战分子,是逃兵,拒服兵役,远居海外。
奥尔默特31岁的儿子沙乌尔远在纽约,在一家网络游戏公司上班。10年前,当他是以色列军队中的一名士兵的时候,他与他人一起联名签署一份陈情书,拒绝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地上服役,宣布“不参与继续压迫巴勒斯坦人民”。
埃里埃勒是奥尔默特的最小的儿子,现在生活在巴黎。利库德集团指责他拒服兵役。而奥尔默特的妻子阿莉扎,有报道说,她参加了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和西岸地区政策的政治运动。
至于奥尔默特的女儿达纳,则是一位女同性恋者,并且参加了监督以军在检查哨对待巴勒斯坦人情况的组织。
谈选后“三步曲”
在以色列电台3月26日播出的采访中,奥尔默特披露了他当选后的“三步走”策略:首先,他将举行内部讨论,决定以色列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最终边界。随后,在实施单边行动计划之前,与美国和国际社会展开磋商,确保美国能够支持以色列从西岸单边撤出的行动。他还将给哈马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新政府一定时间来考虑是否愿意改变政策,或者让国际社会明白哈马斯不是谈判对象。
三大党派排排坐——花落谁家?
利库德集团
前进党 工党
利库德集团
是以色列右翼政党,成立于1973年9月,主要由加哈尔集团、自由中心、人民党等自由党派联合组成,故又称“全国自由联盟”。
利库德集团
素来以强硬著称,主张吞并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领土,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主张“以安全换和平”。
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利库德集团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出现分化。沙龙在退出利库德集团的当天立即组建了新党前进党。为区别右翼色彩的利库德集团和左翼色彩的工党,沙龙把前进党定位为中间派,希望引领以色列走向一条新的道路。
利库德集团
40名议员中有14人加入前进党,其中包括沙龙最信赖的副总理奥尔默特。利库德集团临时主席哈内戈比、以国防部长莫法兹和工党前主席佩雷斯等政坛重量级人物也先后加入前进党。工党1930年成立。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工党连续执政至1977年。此后,工党一直是以政坛一支重要力量,曾多次单独执政或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
工党
在巴以问题上立场温和、务实,主张“以土地换和平”,曾明确表示不再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在社会领域,工党主张社会公正和平等,实现宗教与世俗、东方犹太人与西方犹太人、以色列犹太人与阿拉伯等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解与融合。
28日,以色列各地的大街小巷及公交车辆上均张贴出前进党、工党和利库德集团这三大党派的宣传海报,而三党的支持者则在各主要路口向过往车辆及行人散发传单。
以色列《国土报》认为,在参选的31个政党中,代总理奥尔默特领导的前进党仍有希望与工党及左翼的梅雷兹党(Meretz)拿下全部120个议席中的61个,从而组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中左翼联合政府,但是难度很大。分析人士指出,在以色列政坛经历从二分天下到三足鼎立的剧变后,不管谁最终成为此次选举的赢家,此次大选都将奠定以色列的未来政治格局。由于在大选前已经接到70多个恐怖袭击警告,特别是担心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在选前实施攻击活动,从26日起以色列全境的安全部队都处于警戒状态。
以色列大选竞选活动拉开帷幕
新闻背景:以历史上第四次转折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近日刊文指出,这是一次具有“深刻变革意义”的选举,堪与以色列历史上三次历史转折性的大选相比肩。
这三次大选分别是1977年大选,利库德集团终结了自建国以来由工党一统江山的局面,开创了两强并立、轮流坐庄的新政治格局;1992年大选,拉宾领导工党上台执政,启动了奥斯陆和平进程;2003年大选,“铁血”沙龙入主总理府,埋葬奥斯陆协议,强力推动以色列单边撤离了加沙地带。
此次选举的最大看点在于成立不足半年的前进党,犹如一场地壳运动,在传统左右并立的以色列政治版图上异军突起。大选进入倒计时三党摆阵迎冲刺
此次大选的三大转变
中间派青睐前进党前进党的崛起,反映了以色列的基本政治现实和主导民意,为潜伏多年的中间派民意诉求提供了政治出口。以色列人在领土问题上持续数十年的争议已经趋于统一,即撤出大部分被占土地,允许巴勒斯坦建国,寻求在某种程度上化解巴以矛盾,形成暂时的地区稳定局面,是当前以色列不可阻遏的主流民意。
单边撤离将成主调
“还你一个不同的以色列”,是前进党的竞选口号,“单边撤离、确定以色列未来边界”是前进党的行动路线。,“单边撤离”将可能成为未来数年内巴以关系的主调。
以英雄主义时代终结
本-古里安、贝京、拉宾、沙龙,与这些曾为以色列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历经中东战争洗礼的老一辈政治家相比,目前以色列三大政党领导人奥尔默特、佩雷茨、内塔尼亚胡,无论从个人经历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具有新生代政治家的鲜明特点,他们或许没有老一辈政治家的一言九鼎,但也更容易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用新的眼光和思维看待以色列,处理巴以关系。
数百万选民走向投票站 以色列大选凸现三大转变
大选遇上哈马斯组阁和阿盟峰会
阿拉伯和平倡议上升高度 单方划定边界不可能长久
哈马斯首次表示结束冲突
阿拉伯和平倡议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强调反对在中东和平进程中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并把阿拉伯和平倡议提升到很高的层次,把它同联合国有关决议、路线图计划一起作为解决中东和平问题的基本框架。根据阿盟秘书长穆萨向阿拉伯和平倡议委员会递交的报告,阿拉伯国家将要求以色列明确其对这个倡议的态度。
奥尔默特在竞选时曾提到,在2006年至2010年的数年时间内,他将“划定以色列最终边界”,把以色列跟主要的巴勒斯坦聚集区分离,以保持以色列的犹太特性。但是分析认为奥尔默特这种提法很不明智,因为最终边界划定应该在双方协议、国际社会监督下进行,单方划定的边界不可能长久。27日上午,哈尼亚宣布,由哈马斯组建的新一届巴勒斯坦政府愿意与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进行接触,共同寻求解决地区冲突、实现中东和平的途径。哈尼亚26日曾表示,巴勒斯坦希望与以色列结束流血冲突。这是哈尼亚首次作出类似表示。
中东和平远不远?——细看中东舞台大国角力
俄罗斯在2月向刚赢得大选的哈马斯领导人伸出橄榄枝,盛情邀请其赴莫斯科。此举清楚地向美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尽管大部分时候俄罗斯以美国马首是瞻,但是这并不表示在中东事务中,俄罗斯依然会追随美国。”
除了欧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是另外三个在中东有着极大的地区利益的实力国家。而在这三个国家中,只有俄罗斯的势力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在中东地区蔓延开来。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受到中东地区的欢迎,甚至其20世纪60年代的前苏联盟国叙利亚和埃及也没有因此而对俄罗斯另眼相看。有意思的是,许多中东国家至今对于俄罗斯示好中东的企图持有怀疑的态度,也真是因为这种怀疑使得中东国家在与俄罗斯交往时显得分外小心谨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