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德阳正一步步实现成功的“二次创业”。
在经历了国企脱困、企业改制、产品调整等一系列阵痛后,德阳迎来了一段持续发展的良好时期。同时,以重装为核心的工业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在“中国制造”屹立于世界之林时,以德阳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集群发出了制造业时代的四川强音。
创新:重装基地的灵魂
“我们正在开发单机15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火电汽轮机,简单讲,就是要让锅炉里的最高水温达到600摄氏度。这些世界顶级的技术全部是我们自主创新的结果。”参观现场,东汽宣布,自己已形成气电、核电、风电、火电“四电并举”的发展格局。
2002年初,结合自身工业实际状况和国家宏观政策,德阳提出建设重装基地的设想。2005年,“账面”显示,全市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已逼近200亿元,同比增长52.89%,比2000年猛增近3倍。
西部大开发初期提出的重装基地建设战略已收到奇效。甩脱包袱,德阳全市实施了“三线”企业脱险改造、中央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等工程,政府给予企业支持达29亿元,每年市县财政投入2000万元以上作为工业发展资金和企业技改贴息资金,还累计返还企业增值税8亿多元用于技改和创新。
轻装前进的企业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自主创新上。全市企业先后组建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10个省级技术中心,二重开发的5米轧机,被誉为“轧机之王”;东电开发的70万吨水轮机,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东汽已成功开发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其生产的首台大型燃汽轮机国产化率已达46.5%;川油宏华自主开发了DBS数控钻机已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据统计,“十五”期间,德阳完成技改投资达118亿元,是前十年总和的两倍多,仅2005年就完成40.3亿元。在创新理念和创新行动的支撑下,德阳重装的市场急剧扩大,2005年,东电、东汽年产量均超过2000万千瓦,分居全球同行业第一。
集群效应:不断滚大的雪球
没有钒钛资源,却自力更生建起了单机生产规模和出口量全国第一的钛白粉生产线。在民营企业龙蟒钛业的生产线旁,集团董事长李家权说,核心在于创新精神和强大的配套生产能力。
来到位于绵竹市的龙蟒钛业,大家有些惊讶地看到,钛白粉已成为龙蟒集团下一步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它的资源,主要来自遥远的攀枝花。一个纯粹的资源型产业实现异地加工,让人惊讶。
对此的客观解释是,在绵竹当地,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备的化工产业链,以前钒钛产品的提炼主要通过物理方式,而龙蟒大胆提出了化学提炼方式,科技攻关也取得成功。公司自主开发的硫—磷—钛产业链,完成了新型硫酸法钛白清洁工艺的研制,创造性的实现了磷化工、硫化工和钛化工的有机结合,不仅成本占优,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循环经济典型案例推广,可谓一举两得。有此作为支撑,龙蟒已提出新的雄伟目标: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形成一个具有核心技术的、在国际市场具有强劲竞争力的“磷-硫-钛特色优势资源产业”。
加上二重、东汽两家老牌重装企业和宏达化工,德阳提出了5年内打造4个百亿企业的目标。更加可贵的是,4个百亿企业背后,都有一个逐渐形成的庞大配套集群。通过延伸核心企业的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效应又反作用于产业发展,滚雪球一般的集群效应已在德阳工业的实践中显现。
开放:民族产业屹立世界之林
民族产业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开放是铸造世界级企业的必然途径———工业强省会现场,代表们对“过去跨国公司中标,四川企业参与;现在四川企业中标,跨国公司分包”这一转变充满自豪。
在德阳的新工业园区内,东电和法国阿海珐合作成立的核电设备生产基地已整装待发。近年来,国际制造业巨头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三大厂”的项目中,二重与德国西马克合作开发轧机;东电与GE联合开发大功率水轮机;东汽与法国阿尔斯通合作开发火电机组。
流淌着民族工业血液的德阳重装企业极为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在东汽,国产化率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绩效指标,其兴奋点寸步不离国产化率———呼伦贝尔风电工程,国产化率达到70%,风电机组也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2005年与日本三菱联合研制F级重型燃汽机,从46.5%到56%的国产化率,东汽只用了8个月;以主承包商身份赢得岭澳核电二期工程,两台百万等级核电机组国产化率已达到70%,身份也从一期分包阿尔斯通的工程上升为了主承包商。
以开放的心态改革产权,龙蟒的李家权更是让外地引进的8名高管人员持股30%,如今,这8名挖来的人才在龙蟒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新和开放,这就是德阳工业屡创世界第一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