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家:说真话难免挑毛病
一个交响乐队如果全是钢琴,奏出来的是什么乐曲?很多交响乐队里小提琴占最多数,在我的理解中,小提琴就好比职业学校。
撰稿/贺莉丹(记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近日的一些发言,被一些媒体认为是驳斥杨振宁的公开演讲。 这位70岁的老人言语犀利,3月24日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历数了国人种种观念误区。
记者:杨振宁先生日前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最需要的是任天堂和比尔·盖茨这种会挣钱的企业和人才,拿一两个诺贝尔奖并没有用处。”随后你在同济大学的演讲,被一些媒体认为是驳斥杨振宁的观点。事实究竟如何呢?
杨福家:杨振宁是我的好朋友,何必制造我们之间的矛盾?我本人是赞成“百花齐放”的,既要培养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同时也要有少数人做纯基础的、与经济毫无关系的研究。两种人比例不同,前者为我们今天所需要,可以是大量的;后者为我们明天所需要,比例可以不高。
我相信杨振宁一定会同意我这个观点。杨振宁有他的重点,我有我的重点,两种说法互补。
记者:去年杨振宁先生在上海交通大学演讲时曾大胆预言:“20年内,中国大陆学者也有望问鼎诺贝尔奖。”一些国人对诺贝尔奖有着特别的情结,每逢诺奖颁奖总要经过企盼到失落的心路历程,您是否同意杨振宁先生的这个说法?
杨福家:中国需要诺贝尔奖,但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我们什么时候能得到诺贝尔奖,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时候能产生有利于创新的氛围,这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两年前,您曾撰文《我对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现象的迷惑》,提出过“一流大学不一定大”,“研究生数量多不等于研究型大学”等观点,都曾经引发争议。这些问题现在情况如何?
杨福家:开始我并不想发表这篇文章,坦白讲,这篇文章得罪了不少人。坦率地说,这些问题现还是没有解决。
比如我们如何看待豪华的校园。我在日本工作过,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农村小学的房子是非常好的,这个好指的是“牢固”,遇到灾难时可以成为避难所,但一点都不豪华。可以问问我国的一些院士,他们参观了中国的豪华校园后有何感想;还可以调查一下,建豪华大楼借银行的钱有没有还清,靠什么还清。
我国教育投入迟迟未达到GDP的4%,而日本一直超过10%!现实是,一方面教育投入不够,另一方面中国对高校投入的增长速度这几年是世界少见的。
这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是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望。问题在于怎么用这些钱。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D)算不上世界一流或二流大学,但这几年上升很快。达拉斯分校拿到了8500万美元资助,他们将建造一座4层楼高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大楼,把数、理、化、生学科人才都请过来,这个大楼的设计要使得所有的教授学生有最大程度的接触。
记者:这些争议给你带来了一些困扰。您还是像自己说过的那样,秉承“讲真话”的处事原则吗?
杨福家:我说真话,人家觉得你怎么老挑自己人的毛病,但是我觉得这些毛病实在是太严重了。
记者:在我国,很多领域都提倡把“博士”当作最高学位,工资级别以“博士”最高,您有何看法?
杨福家:这是误区。“博士”是学术研究者必经之路,但不能推广到所有领域。当今研究数理化的一般必须取得博士学位,甚至还不够,还要做几年博士后。但做实际工作的,如临床医生、企业管理,都没有必要取得博士学位。
可是在我国的一流医院里,优秀的临床医生却说“这里没有博士学位是无法生存的!”在英国的医院里,有博士学位的医生只占10%,主要是搞学术研究的,或者因为工作特殊需要而再读一个物理硕士或博士(专长于特种仪器)。临床医生一般不必取得博士学位,但他的工资待遇可以远远高于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
记者:对于目前议论很多的扩招,您是怎么看的?
杨福家:我们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方向发展是好事情。扩招使更多年轻人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我们的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1.4%到今天20%,这是一大成绩。
失误在于我们没有注意在数量上升的同时结构要变化,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要注意发展方向。
《2003年英国高教白皮书》里讲得很清楚,英国的毛入学率要从40%上升到50%以上,英国高教要向大众化普及,发展方向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英国高教扩招,剑桥、牛津不扩招,扩招的是两年制、三年制的职业高等学校。
中国首先需要的不是综合性大学,而是职业学校。美国3688所学校中职业学校占了60%以上,研究型大学占3%,而中国授予博士点的单位已超过美国,职业学校的比例却远低于美国,可以看出我们的高教结构失调,我们要注意结构的调整。
一个交响乐队如果全是钢琴,奏出来的是什么乐曲?很多交响乐队里小提琴占最多数,在我的理解中,小提琴就好比职业学校。
记者:宁波诺丁汉大学至今创办已近两年,据说这所学校的学费听来高不可攀,是5万元一年。这是不是想在中国引入英国式的“贵族教育”?
杨福家:2003年初,浙江万里教育集团的领导到上海来找我,建议与诺丁汉大学合作。我知道该集团想把多年积累的财富全部贡献给国家。可见他们的理念与我们一致:即教育是使命,不是产业。由于大家理念一致,进展就很快,2003年1月5日产生这个想法,当年10月份就签了合约,2004年4月动工建设,2004年9月就开始招第一批学生,2005年5月正式得到教育部的独立法人执照。
浙江省物价局批复我们,一年可以收8万元学费,但董事会决定只收5万元。你说我们是贵族学校?我不认同。“贵族教育”好像是说我们拿了很多钱,使得学生过贵族的生活。我们的同学是4个人一个房间,住宿收费与国内一样。我们的成本远远高于5万,你可以简单算一下,我们的65个教师都是来自英国,他们的工资远超过国内工资,此外还有差旅费。
我们第一年亏1000万,第二年亏1000万,今后两年大概还是要亏的。我们的办学方针是10个字,“非盈利,求平衡,追求卓越”。希望到了4000名学生的规模时,在教学上我们的收支能平衡。
宁波诺丁汉大学要逐步过渡到向世界招聘,这是一个坚定的原则。质量是第一位,一个好的学校质量是受一套体制控制的,是一个quality control system(质量控制系统),不是任何校长说了算的,这样才能保证发出的文凭是货真价实的。我们最后发的是诺丁汉大学的文凭,这注定我们的质量控制系统是很严密的,也注定了我们的高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