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92年,1994年8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建成以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为主的产业基地,走在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截至2006年1月底,开发区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1830家,入区企业投资总额109.92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3家,投资项目达到67个。
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北京开发区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医药、汽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吸引了包括奔驰、诺基亚、通用电气、拜尔、康宁、SMC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了诺基亚、京东方、中芯国际等企业,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迅速带动了零配件配套企业的集聚,形成集汽车制造与零配件生产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园。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也集中了德国拜尔、北京同仁堂、通用医疗等90多家知名企业,形成了从研发到孵化器再到医疗器械和医药生产的产业集群。以SMC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则涵盖了微电子、光电子、数控机床等产业。
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开发区完善了网上审批功能,组织各种项目受理、评审和申报培训,不定期组织“银企项目推介交流会”网等。到2005年底,开发区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964亿元。区内企业共承担863计划、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0余项。
坚持资源集约化利用。2004年,北京开发区建立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设施开发、土地供应、项目建设、投资收益等六个环节的土地资本运营循环约束机制,使工业用地容积率从0.6—1.2提高到0.8—1.5以上,可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达到55%。目前,该区已出让的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密度1009万美元/公顷,年平均创税收461万元/公顷,年均创造产值1.67亿元/公顷。
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近年该区共制定包括法制、建设、房屋土地、市政、财政、土地一级开发等各项行政管理规定和政策措施近50个。为企业提供了立项审批、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外汇代理等“一条龙”服务。该区先后颁布了《鼓励高级人才入区的暂行规定》、《开发区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人才鼓励政策,建设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和企业孵化器等。
王延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