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朱安璋
编者按
:人行地下通道被一个直径约1.5米的排水管挡住去路,工程“卡壳”,施工方案变更,由此引发一个普遍性问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下“蜘蛛网”带来的烦恼,该如何破解?近日,不少住在武昌傅家坡一带的居民颇为不解,家门口的人行地道开工一年多了,至今却迟迟没有建成。 据了解,去年机械设备曾进场施工一段时间,谁知自春节后就一直停工至今,这处人行通道究竟怎么了?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傅家坡汽车站站前广场北侧,围着一圈一人高的蓝色施工围板,工地中间停放着一座大型施工架,工地的简易门楼大门紧闭,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任何施工迹象。据施工单位龙元建设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主要是因为地下通道的设计方案变了。根据最初的设计,傅家坡人行地下通道从武珞路人行道上入地开挖,斜向下穿武珞路后,从十五中东侧出地,主通道长60米,准备于2004年11月开工。后因工地施工会影响武珞路交通,设计部门重新设计开挖井口,向路外“挪”了15米,主通道延长到81米长。不料设计变更后,进行施工勘测时却发现了问题:勘测部门在“探摸”地下管线时,发现梅园路地下1.5米处纵贯一个直径约1.5米的排水管,并从梅园路路口下穿武珞路,恰好挡去地下通道的去路。此外,周围还交错分布着各种管线。规划部门只好推倒重来,重新作第三次工程设计,将通道深度增加到9米左右,仅顶部的覆土就有4米深,主通道长度也延长到85米左右。“此前人行地道的设计,很少碰到地下管线有如此复杂的。不过,这种‘有主管线’还好处理,就怕碰到那些不明归属的‘无主管线’,对工期的影响更大。”设计人员说。目前,傅家坡人行地下通道的第三次设计即将完成,有望于4月复工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