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作者系襄樊市委书记 田承忠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把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
坚持把解决多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突破口
就一个地方来讲,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是要从解决大多数群众反映强烈、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上实现突破,理顺情绪,赢得民心,增强群众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 近年来,我们主要解决了这样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打黑除恶”,大力整治社会治安。实施积极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把市区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分为三级巡逻区,实行24小时“网格化”巡逻。对出租车出城进行登记检查,对现行犯罪进行全面堵截,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动态防控体系。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二是重组襄樊机场,取消大桥收费。2004年,用经济的手段依法收回了襄樊机场,加入首都机场集团。去年收回汉江大桥的经营权。取消大桥收费的当天,市民、企业纷纷打横幅、放鞭炮,拥护决策,表达喜悦心情。这些本来就是应该做的工作,群众却发自内心地给了这么多的鼓励,我们深受教育,也更坚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三是整治污染,保护环境,还青山绿水于民。我们提出,不要有污染而治理排污不达标的企业,不要污染企业创造的税收,不要污染企业提供的增加值,不要污染企业吸纳的就业;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招商、不洽谈、不落户,凡是环评不过关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在广大干部中牢固树立永续发展的理念,响亮地提出“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谋求一时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谋求所谓的政绩,不能以一方致富、八方遭殃为代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坚持把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把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作为经常性的主要工作。我市国有企业比较集中,下岗失业人员多;作为农业大地区,农业人口多,城乡发展不平衡;还有一部分贫困地区的群众生活困难。对城市弱势群体,我们从解决突出困难入手,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在全市广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法律、送服务”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去年,全市新增就业人员7.5万多人。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去年,全市社会保险扩面新增1.5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41.5%。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社会保障标准,大力推进社保补贴和社保援助,加大城镇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力度。在农村,我们以解决农村“五难”问题为载体,坚持不懈地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让他们享受和谐社会带来的实惠,调动他们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针对群众饮水难问题,启动了饮水安全工程。针对行路难的问题,去年建成通村水泥(油)路150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759公里。针对上学难的问题,去年通过“两免一补”、社会救助,资助中小学贫困生近10万人。对考取大学的贫困生由农村信用社实行生源地贷款助学,市、县两级财政给予贴息。确保不让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不让考上大学的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入不了大学校门。针对看病难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坚持从制度上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办法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创新机制、建设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更带有根本性。一是在全市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双联双促”活动。“双联”,就是市、县两级机关联系贫困村、困难企业和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农村贫困户、企业下岗职工和社会弱势群体。“双促”,就是通过这种双向联系,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并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通过这一载体,不仅仅帮助困难企业、贫困村、贫困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受到了教育,群众得到了实惠。二是围绕广泛了解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在村级建立“说事”制度,村民有事随时有地方说,在市县乡三级建立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和信访接待中心,群众反映问题有领导接待。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全市建立了“三级代理、两级包案、责任倒查”的工作机制。对已经形成的历史积案实行县乡两级领导包案,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直至问题解决。对在代理和包案中因工作失职造成的问题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代理人和包案人责任。从实际情况看,群众反映的问题,只要是不涉及法律、法规和政策层面的,市州这一级党委、政府基本上都能够解决。通过这些办法,变群众找我们为我们访群众,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负责、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状态。
坚持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在提高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社会不和谐问题直接反映在一些干部身上,反映在一些基层组织的工作上,有些突出问题,深究起来,很多都可以从干部作风、干部形象、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上找到原因。干部的形象好、作风正,群众就满意,反之群众就有意见、怨气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基层组织战斗力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牢牢抓住不放。一是讲正气,转作风,树形象。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市场主体无小事的理念,并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急功近利等损害群众利益、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二是强化基层,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按照“矛盾和困难上移,财力和支持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则,从提高基本待遇、改善基本条件、建设基本阵地入手,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三是重点从依法依规依政策依程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入手,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当前,群众对我们有意见,很多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干部不公开、不透明,不依法、依规、按政策办事,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引发不和谐的源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作、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维护大多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绝大多数人受益的原则,公开透明,依法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