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此举为探索社区护理,实现大医院与社区医院双向转诊 昨日,73岁的脑血栓患者邬菊潭老人(右)在香港康复专家曾永华(中)的示范下做上肢康复训练,社区医院的护士(左)也在向香港专家学习。本报记者王申摄
中关村
本报讯(记者魏铭言)“双手交叉,伸直抬起、放下,连续5次,休息一会儿……”昨天上午,中关村东南小区居民邬大妈在家里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邹宝红护士长的康复训练。其实和邬大妈一样,邹宝红也是现场学习,她的老师香港康复专家曾永华站在一旁,手把手示意、规范训练动作。
从昨天起,中关村医院在辖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卫生服务站启动“社区康复”项目,探索居民在病愈过程中离开医院,回到社区和家庭接受康复服务及相关活动能力训练。该“社区康复”项目得到香港康复专家的支持与培训。
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介绍,此项目也是他们与卫生部护理中心、香港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共同合作,在海淀探索开展社区护理、成功实现大医院与社区医院间双向转诊的试点。
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邹宝红说,经过半年培训,目前中关村辖区共有32名社区护士,他们每天走街入户,需要完成十几户病愈康复居民的家庭访视。根据每位康复患者的不同需求,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