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华夏时报》消息
审计署29日发布2006年第1号审计公告,公布了部分水利建设资金和水利项目审计结果等五个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除此前已披露的违法违规使用财政资金、乱收费等问题外,审计结果还进一步揭示出当前国有资产投资决策失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和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 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审计整改情况公告。
水利建设项目:1/3项目未完成 大量资金闲置
2004年,审计署对水利部及长江水利委员会等7个流域机构和湖南、湖北等15个省(区、市)2002年至2003年水利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
这次抽查的354个项目中有109个未按计划建成。配套资金未落实是逾期未建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抽查的15个省(区、市)中,除广东、浙江两省落实较好外,其余13个省(区、市)有近119亿元配套资金未落实,占应配套的65%。但与此同时,共有35.85亿元水利建设资金被滞留,12.64亿元被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
水污染的防治:项目进展缓慢 运行效益不高
2004年,审计署组织对太湖、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截至2003年底,856个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中,尚未完成的投资有364亿元,占计划投资595亿元的62%;尚未开工的项目有425个,占计划的49%。
项目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这856个项目至2003年底到位资金234亿元,仅占计划的39%;而违规使用23.68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15.66亿元被挤占挪用于其他工程、办企业、出借或建房买车等,也影响了项目建设。
在已建成的78座污水处理厂中,因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和运行资金不足,不能满负荷运转的有60座,占76.92%,日污水处理量仅为设计能力的43.75%;因污水处理工艺有缺陷等,处理后水质长期不达标的有9座,占11.53%。
18所高校:背负巨额债务 乱收费8亿多元
2004年,审计署对教育部等中央部门直属的18所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债务、投资等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发现,至2003年末,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
此外,2003年,18所高校收取未经批准的各种费用总计8.68亿元。18所高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非常重视。对违规和不规范收费问题,已在积极整改,有些高校取消了违规收费项目,有的高校已将超标准收取的费用退还学生。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则进一步明确了收费政策和相关规定。
这次被审计的高校还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暨南大学。
10家医院:医疗收支亏损 药品收支盈余
2004年,审计署组织对卫生部及北京市所属10家医院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就相关药品、医疗器械购销价格情况延伸调查了部分医药生产、经销企业。审计发现,2003年10家医院医疗收支亏损7.52亿元,药品收支盈余3.82亿元,医疗亏损靠药品盈余和财政补助来弥补的状况比较明显,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接受审计的10家医院是:卫生部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北京友谊医院。
4家资产公司:违规收购处置 国有资产流失
审计署于2004年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部及所属114家办事处1999年至2003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
审计结果表明,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违反程序、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的现象,致使部分资产被低价处置,造成国有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这次审计共发现违规和不规范不合理处置不良资产272.15亿元。
[关闭本页]
暂无相关文章……精彩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