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今日天热湿度大,宜吃奶油含量少的冷饮,不宜喝啤酒……”看惯传统天气预报的市民,也许会对这种新型天气预报感到新奇。如今,天气预报正悄悄变换着“模样”。类似感冒指数、洗晒指数、晨练指数、饮水指数等五花八门的气象指数,让过去生硬的气象指标与人们的生活越走越近。
气象指数如今多达73种
昨天,记者在省气象台气象指数预报平台上发现,我省研究的气象指数多达8大类73项。从最常见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到有商业用途的制盐指数;从休闲类的钓鱼、赏花指数,到农业上需要的小麦生长指数,甚至饮水、喝啤酒、吃冰淇淋都有气象指数。据了解,每一项气象指数都拥有不同的等级,从适宜到不适宜,一般分为4—5级。比如,钓鱼指数,按晴天、雨天、大风、有雾等天气特点,告诉市民今日是否是钓鱼佳期;赏花指数,按花开时令和天气变化,显示今日南京的赏花地点和开花品种;饮水指数,按气温和湿度的变化,提示是否需要加大饮水量……不过,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沈树勤说:“这73种指数并没有全部对外发布,常用的只有十多种,很大一部分仍在研究之中。”指数涵盖了生活、休闲、医疗、交通、农业、工程、公用事业、商业等8大领域,根据天气条件计算出的指数,对老百姓来说,比天气预报更加直观,让人一目了然。但专家也表示,各种天气指数并非天天都有,因为它们中有不少属季节性产品。比如,中暑指数只在盛夏酷暑之时才发布。
指数多为公式计算得出
那么,这些形象、实用的气象指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沈树勤介绍,气象指数是对每天发布的天气预报各要素进行再加工,把每项指数的相关要素带入到设定好的计算公式中去,再将结果细分成不同等级,制成指数化产品,整个过程好比做函数题。以感冒指数为例,通常人们会在气温起伏较大时特别小心。而研究发现,气温突变仅仅是诱发感冒的因素之一。风速、降水概率、相对湿度等气象指标,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感冒的几率。比如,在低温潮湿的天气,空气中弥漫的大量水蒸气很容易吸收人体的热辐射,从而使人感冒。因此,公式的变量中就涵盖了以上提到的各种天气要素。
气象指数倡导科学生活
专家说,生活化的气象指数不仅担当着市民衣、食、住、行的“参谋”,无形之中,它还倡导着一种科学生活的态度。以往晨练一族讲究“一日之计在于晨”,但某些起雾的早晨不仅不能健身反而还会伤身,按照指数可以避开这些危险时段。盛夏季节本是畅饮啤酒的黄金时期,可啤酒指数会提醒:今天最好只喝个六成饱,因为气温不允许你喝到尽兴。南京日报记者 顾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