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晚,本报与省人大合作的代表热线又开通,电话响个不停———
本报讯记者李小佳、通讯员任宣报道:昨天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与本报合作的代表热线今年第一次开通,6条热线电话一直响个不停,让“坐镇”的6位代表应接不暇,都顾不上喝水。市民就关心的饮用水安全、二次供水水质、水源污染等问题与代表们进行了交流。
半数来电抗议二次供水污染
二次供水时的饮用安全问题成为“众矢之的”,近半数来电市民提出了“抗议”。“自来水不洁净,有杂质”成为代表们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句。
越秀区一位阿姨反映,她自1991年单位分房入住以后,十多年来一直用着黄绿色的自来水,还不时可见水中的“红虫”,整天提心吊胆。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仍未得到解决。
市民的意见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他们表示自来水公司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为市民提供合格的饮用水,却在二次供水时因物管公司管理不到位造成二次污染,令人痛心。
连追三个电话控诉水源浪费
水资源的浪费同样激起了市民的义愤。一位增城的李女士昨晚连续三次来电,反映当地有一些不过表的水管的浪费行为。她表示,因为有些水管不过表,用水免费,即使水管破裂也无人来管,浪费的程度惊人,“看着水白白流走,真是太可惜了!”她在电话中强烈要求希望增城市的人大代表能到现场核实一下。
省人大代表、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毅听到李女士连续三次反映的情况后,十分着急。趁着接听电话的空当时间,他到处联系,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一位增城代表的电话,然而却没拨通。他表示将继续跟进这件事,以期尽快解决。
电镀厂集中排放更加“伤水”
还有热心的市民对整治水源污染治理提出了意见。一位广州市民反映,一些地方将以前原本分散的小电镀厂集中在一个电镀城里,以便对污水进行统一处理,然而集中后基于成本与管理等原因却将未能达标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其集中排放的状况比开始分散排放对水体的污染更严重,希望人大代表能呼吁加强对这些小企业的管理。
省人大代表吴庆东对此表示,环保部门需要加强监督,确保厂家安装检测设备,达标以后才能排污。 上图:昨晚,六位省人大代表在本报接听热线 本报记者 林桂炎 摄
(日京/编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