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
———摘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三章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生态退化因人而起
退化生态系统治理是世界性的难题。难就难在生态退化因人而起,治理时如果不减少人的生存压力,自然恢复的潜力就不能实现。以干旱区为例,我国为治理荒漠化所投入的巨额费用逐年增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重建设、轻保护”。有关政策方面存在的不合理问题,退化严重的地区得到的治理费用多,而保护好的地区,只能得到少量或得不到经费。“生态移民”政策缺乏对移民自我维持能力的考虑,这样一来,没有破坏的地区紧跟着发生退化。治理费用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分割,经费使用缺乏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如经费是以“退耕还林”项目下达的,当地政府只好造林,不管实际效果如何。因为还林有钱,还草没有钱,或者钱很少,这样,老百姓就不顾树木死活来种树。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专门从美国引进了先进的“干水种植法”,并按照说明种植。然而,这种高科技植树技术并没改变“只种不活”的现实,2004年当年树木成活率只有40%。
第二个误区是在干旱区与草原地区大面积造林,用树木阻挡沙尘暴。治理沙尘暴仅仅靠“挡”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出路应该是用草去“捂”住源头的沙尘。沙地草地原本就是长草的,只是人们放养了过量的牲畜压制了草的生长。一旦草原恢复“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后,植物强大的根系就会把沙尘类物质严严实实地固定在源头上;还可以大大提高雨水、雪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干旱的影响,虫鼠也很少成灾。
第三个误区是信奉人定胜天,忽视了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和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就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人类要善待沙漠,果断停止“向沙漠进军”。
生态恢复需科学规划
自然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一些仅靠人工恢复难以奏效的地区,如矿山、土壤严重损失的山地、北方的干旱区以及南方的干热河谷等,必须通过人工扶助才能获得成功。但是,即使人工恢复,也应在物种、生态因子等方面做到科学规划,从而避免大量金钱的浪费。
上世纪30年代,美国曾试图用“罗斯福造林工程”阻挡黑风暴,收到的效果不明显,而鼓励弃耕,采取补偿制度,休牧还草,成功地遏制了困扰该国几十年的黑风暴问题;前苏联为控制黑风暴和白风暴,倡导在草原区植树,营建防护林3万多平方公里,但到60年代末,保存下来的防护林只有2%。
最近,英国和荷兰研究人员在印度、波多黎各、南非和坦桑尼亚进行的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发现,干旱区造林不能帮助改善水流和防止土壤侵蚀;树木长长的根系反会加剧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树叶和树根会大大增加水分蒸发面积,造成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远多于自然植被。
在陆地上,土壤的重要性远高于生物多样性。无论在什么样的气候带上,只要有了土,再加上适宜的水热条件,就会有光合作用发生。因此,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方案,护土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今后的恢复之路,首先是制定合理的计划,对于那些土壤尚存,或者生态退化没有达到退化极限的地方,自然恢复是最明智的做法。
我们在全国发现了几十处自然难恢复成功的例子,以“自然力为主,人力为辅”的生态修复方式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保证自然力发挥,如何将用来建设的大量经费转移到社区经济发展上去、变人的破坏力为保护力。应当在全国合理规划出适宜自然力恢复的区域,加以政策性的引导,我国退化生态系统治理是大有希望的。
(作者为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30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