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泪纷纷,祭扫路上人断魂。欲问情思归何处?鲜花音乐慰先人。
这是一首人们改编的诗歌,寄托了清明时节的哀思。随着清明节气的渐渐临近,人们在用各种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清明节的来历据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想逼曾对自己有恩的介子推出山受赏。 然而,介子推不愿出山,和老母亲一起被烧死在枯柳下,留给晋文公一纸“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血书。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这一天全国禁火、吃冷饭,定为寒食节。转年他登山祭奠,发现枯柳复活,便赐名“清明柳”,并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以纪念逝去的先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祭扫的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文明。随着人们文明祭奠亡者观念的变化,近年来,植树葬、草坪葬、海洋葬等新型绿色、环保的安葬亡灵方式越来越得到市民群众的认可。
清明祭祖扫墓可以慎终追远、敦亲睦族。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祭奠仪式不必拘泥于一种,只要能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和怀念就可以了。“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希望清明扫墓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能扫除陈规陋习,选择文明的形式祭奠先人。
最近新出现的许多文明祭奠形式,都值得借鉴,譬如:
鲜花音乐寄哀思不点香烛,不烧纸钱,捧一束鲜花,在墓地前默哀追悼亡灵,既文明节俭,又不会对空气环境和城市卫生环境等造成任何破坏。有些人还给过世的亲友演奏或播放他们生前喜爱的乐曲,以寄托哀思。
植树种花表心意在亲人墓地种植树木或花卉,希望亲人能安卧花丛或树阴下,让树木的青翠和鲜花的芳香与逝者永久相伴。在清明或是亲人的忌日,全家一起整理花木,作为对亲人的纪念。
家庭追思会家中挂起亡者的遗像,买一束鲜花放在遗像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举行一个家庭追思会,回忆故人的慈爱,追思亲人的高尚品德,向故人默哀,是一种对灵魂的纪念。
网上祭扫从2000年出现第一家网上祭堂起,目前全国各地已有数十个网络祭堂。逝者的音容笑貌保存在网上,悼念者随时可访问网上纪念馆,献一束鲜花、点一枝蜡烛、留一曲旋律,或在论坛上抒发自己的思念。是一种很好的祭扫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