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的地方戏曲,不能不提滑稽戏。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一边做功课,一边开着半导体,听五点的《说说唱唱》,然后是《滑稽王小毛》。第二天课间的时候,和同学之间就有了谈笑的话题。
说起沪上老中青的滑稽明星,我如数家珍;而那些百听不厌的经典段子如《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满园春色》、《找保姆》等等,我也可以张口就模仿几句。 现在回想起来,我个性中开朗有趣的部分应该就是那个时候熏陶出来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让我津津乐道的滑稽作品变得很罕见了。现在每当看到老爸热衷《老娘舅》、《开心公寓》等海派情景戏剧的时候,我却提不起兴致跟着一起看,因为再也找不回记忆中的那些噱头咯。
曾经有一个同事说带他女儿去美琪大戏院看滑稽戏,帮助这个习惯说普通话的12岁上海小囡学习正宗的上海闲话,结果发现观众大多是上了岁数的老伯阿婆。而一场滑稽戏看下来,他根本没办法好好投入欣赏,因为要时不时给身边的女儿充当同声“翻译”,让她理解剧情和人物对话。
滑稽戏的上海地方色彩很浓郁,很多人听不懂,所以没法像相声、小品那样能在全国范围火起来;只是它居然退化成学习方言的工具,恐怕是老一辈滑稽艺术家所没有想过的吧。不过随着蔡嘎亮的意外蹿红,关注滑稽艺术的队伍又庞大了起来。听说他所在的场子,现在场场爆满已经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而他在各大媒体上的频繁亮相也鼓励了同没成名前的蔡嘎亮一样的滑稽草根艺人。
相比都市白领更追逐的时尚活动话剧、歌剧、演唱会等,滑稽戏显得有点不登大雅之堂。不过看到《一笑成名》的海选现场人山人海,比赛中那些滑稽爱好者的精彩表演,甚至还有几个老外把滑稽戏演绎得惟妙惟肖,谁又能否认滑稽的魅力?笑一笑十年少,滑稽艺术再次走向辉煌的时刻也许还未到来,但是值得阿拉为之等待。作者:晓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