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交流肇始于秦代,到两汉时逐渐频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宋元时更加深入。在这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是柱石。印度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和制糖等传入中国,其影响正如鲁迅所言,“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 ”同样,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印度,也极大地丰富了印度文化,而中国《二十四史》和高僧大德的游记更成为印度构建古代历史的基础。两个大国,地理上相邻,交往历史如此漫长,却鲜有战争和冲突,有的只是文化上的交流和学习、友谊的传播和加深,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
中印解放和独立后,两国文化交往再度繁荣。由于文化交流是巩固友谊的基础,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的作用。伴随着两国关系的每次重大突破,两国文化合作方面也都有大动作。1988年,印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时,两国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时签订了《中印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03年至2005年执行计划》,今年,双方还将签署2006年至2008年中印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这些协定和计划使两国的交往向机制化发展。
两国文化交往的民间基础也较好,即使在两国关系恶化的时候,季羡林先生和他的弟子们还坚持将古代印度两大梵文史诗《罗摩衍那》和《摩珂波罗多》翻译成中文。就交往的内容和形式而言,1988年前,中印交往的形式比较单一,隔几年派个文艺代表团,由少数高校或研究机构翻译介绍一些著作,引进的几部电影让几代人看了几十年,最多搞个“文化周”。而现在则推出了“文化月”、“友好年”等活动。文化是今年“中印友好年”重头戏,在今年1月两国商定的38个项目中,文化项目占了一半,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互派文化部代表团,互办“电影节”,中国向印度派京剧团,在印举行“山西民俗艺术展”、“陕西文化周”,印度则将派传统舞蹈团、宝莱坞歌舞团来华。中国在印度完成那烂陀玄奘纪念堂揭幕,印度在洛阳白马寺举行印度风格佛殿的落成仪式和开光典礼。此外,还有美食节、文物展、新书发布、研讨会等。
中印文化古老而有生命力。它们曾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现在又在创造着被著名学者谭中先生译成“中印大同”的“CHINDIA奇迹”。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这种背景下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一,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印两国文化底蕴深厚,印度人过简朴生活、追求高尚精神的人生哲学,非暴力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很有借鉴意义。同样,很多印度人也认为中国人刻苦勤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是他们建设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
第二,增信释疑,加强合作。信任的缺乏缘于不了解。中国人不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同样,许多印度人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这种文化上的隔膜和交往的不畅不仅影响到两国经贸活动的开展,还影响到潜力的挖掘。增进中印了解需要多方努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重视和推动,学界要加大研究力度,媒体要进行客观报道,企业要赞助,人民之间要尊重学习对方人民和文化。后者尤为重要。看看中印文化交往史,那些有名的文化使者多为民间人士,如中国玄奘、印度的鸠摩罗什等,他们都是自发地、自筹资金到对方国家学习或传播文化。随着两国航班的开通和旅游市场的开放,民间接触会越来越多,相信新一代的“玄奘”和“鸠摩罗什”也会逐渐涌现。
第三,复兴东方文化,创造亚洲世纪。亚洲世纪正在初步展现,但它的内涵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软件”则是在两国文化交融和互动基础上产生出的新的东方文化。“硬件”重要,“软件”也一样重要。“软件”是“硬件”的支持基础和保障,正如谭云山先生上世纪30年代在印度创办中国学院时所提倡的那样:沟通中印文化,融洽中印感情,联合中印民族,创造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大同。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31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