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近日,笔者在闻喜县发现了一组民国时期的合会档案。这组合会档案的发现,对研究我国的金融史,特别是合会组织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组合会档案长46厘米,宽27厘米,共分两册,上册为《会序总底各名账簿》,下册为《合会公议立文约底簿》,由会序、会规、会员、会约、会席、会账六部分组成,真实地记录了自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三月的17年间闻喜县下白村的“忠恕会”形成、发展、运营、终结的全过程。
合会,又叫银会、义会,是一种民间互助性质的金融组织。它是合会内部成员的一种共同储蓄活动,也是成员之间的一种轮番提供信贷的活动。从清末民初开始,合会组织在我省城乡普遍流行,当时每个村庄几乎都有一个或几个合会,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侵占山西,才逐渐衰落而消失。“忠恕会”就是当时众多合会组织中的一个。从这组档案中,我们可以知道,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下白村下院的李长恕“因为于子定婚,囊空难料,恳乞亲友联络一会,每名醵金二两,共联人三十四名,”组成“忠恕会”。“忠恕会”的成立,“各出金钱,以济急裨”,解决了李长恕的燃眉之急,又达到了“各各摊金,人人分利”的目的。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三月,“忠恕会”的34名成员每人以轮转的方式使用了一次集中在一起的会钱后,该会即告终结。
据有关专家介绍,合会组织虽然在民国时期的城乡流行甚广,但由于它组织规模小,存在时间短,且为民间性质,加之日寇侵华后,社会动荡,合会档案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极少,为此,这组合会档案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王沛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