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片:
他,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为何却沦落成这样的境地?
小姑娘:给他钱不要,脸上那么多伤,可能是女儿虐待,
她,是老人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却与父亲形同陌路?
半夜上来敲门,我没领他上来,他上来,不知道是哪个门
父亲和女儿之间,究竟有着怎样难言的苦痛?
曾经的父爱亲情
最终又将收获怎样的答案?
共同关注——
《沉默的父亲》,敬请收看。
《沉默的父亲》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共同关注,我是忠民。 据最新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了1.42亿,预计十年后,这个数字将突破两亿,这意味着我国将很快步入老龄化社会。今天我们节目的主人公是一位87岁的老人。他和他的女儿就住在同一个小区里,父亲住的地方,离女儿那幢居民楼相隔只有五六米,两个人可以说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可是这个当父亲的,竟然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住几楼几号。这件事儿是山东烟台的一位热心观众来信告诉我们的,他还随信寄来了一盘录像带,我们先来一起看看里面的内容。
Dv录像:老人从小棚子里出来,去垃圾箱捡吃的。
解说:这段镜头,就是那位热心观众去年八月用DV拍下来的。他在信里说,这个老人住在烟台市福山区电业局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睡觉的地方是间用来存放杂物的小窝棚,生活非常凄惨。这位热心观众还说,周围的居民都很同情这位老人,希望媒体能关注一下这件事,收到信后,我们的记者赶到了烟台市老人居住的这个小区,刚找到老人,我们就遇到了这样的一幕。
小姑娘给钱,老人扔掉了。
姑娘们追上去:拿着吧大爷。
小姑娘:我看见他捡面条吃,我给他钱,他不要,刚才一个大哥说他女儿就在那边楼上住,给他钱不要,脸上那么多伤,可能是女儿虐待,我感觉是肯定不想要女儿丢人,要面子。
解说:眼看老人走进了附近的一个小区,几个好心的小姑娘也跟在后头追了过去,非要他收下这十几块钱。
小姑娘:大姐你在这儿住吗?大姨他是在这儿住吗?
邻居:在这边楼上。
小姑娘:怎么会这样对待老人,她心里什么滋味,我就这么些钱,求你拿着吧。
老人不要,女孩把扔在地上走了。
邻居说:人家给你,拿着吧。
老人也走了,躲得远远的。
解说:这就是老人住的地方,宽一米六,长不到两米,只能搁下一张床和一只桌子。没有窗户,也没有风扇,我们记者赶到当地时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当地最高气温已经超过了三十八度。
邻居:晚上蚊子咬睡不着,白天睡过去,摔倒了。
老人睡着了,差点倒地。
解说:天气很热,老人又上了岁数,经常在石凳上坐一会儿就睡着了。几天前,他就是这样不小心摔伤的,当时老人满脸是血,在小棚里躺了整整一天。一位邻居告诉我们,老人的女儿就住在后面的这幢居民楼里。
邻居:咱不知道怎么情况,他也不说话,光知道在这边楼洞里。
记者:饭呢?
邻居:肯定有人送,他不说,谁问他也不说,可能是哑巴,经常看见他在门口坐着,问他也不放声。
解说:经过打听,这栋楼的居民都不知道老人女儿的门牌号码,就在我们束手无策时,有人悄悄告诉我们,晚上老人的女儿会过来给他送饭,我们决定一直等下去。这时候已是下午三点,我们给老人买了些吃的,可每回送过去都被他推到一边。后来他可能实在饿锝受不了,开始一次次地走向垃圾箱。
老人坐在垃圾箱前吃西瓜。
解说:这是一个无比漫长的下午,看着这样的情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十分难过。我们只能盼望天早点黑下来,盼望老人的女儿早点下班回来做饭,没想到,却盼来了一场暴风雨。
雨越下越大,老人一点点地挪动位置,可是房檐下面已经找不到能避雨的地方。
劝老人上车,被拒绝。
解说:最初老人怎么也不肯上车避雨,眼看着伞已经撑不住了,司机冲出去,强行把老人拉上了车。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老人竟然开口讲话了。
老人:这后边的。
记者:孩子在不在家?
老人:没有。
记者:去哪儿了?
不回答。
解说:这场暴雨整整下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终于打听出老人的身世。老人叫刘光尧,今年八十七岁,家住栖霞市唐加泊镇东宋庄。他的老伴儿十七年前因病去世,给他留下两儿三女。两个儿子中,一个进了监狱,一个在外地打工,这几年老人只好在三个女儿家轮流住。住在这个小区里的是他的小女儿刘爱红。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最终找到了刘爱红。这就是刘爱红的家,一套75平米的房子。(水电煤气一应俱全)。2005年3月,刘光尧老人从大女儿家搬来这儿,可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小女儿刘爱红就住在这里。
刘爱红:他确实不知道我的门,就上5楼去敲。半夜上来敲门,我没领他上来,他上来,不知道是哪个门。就听5楼的大娘说,我说我都不敢领他进来。
邻居:她告诉邻居不要告诉他爸她在哪儿住。
解说:刘爱红为什么这么排斥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什么坚决不肯和他一起住?按照刘爱红的解释,刘光尧上了岁数,又有点老年痴呆,整天稀里糊涂的,而且特别邋遢,不爱干净,这让她们一家人特别不能容忍。
刘爱红:从来不洗手擦手,从来不洗手,他不擦啊,从来不擦。
刘光尧吃完东西,坐在街边擦手。
解说:但是,我们看到的情景却与刘爱红的说法有很大出入,我们发现刘光尧老人有一个习惯,每次扒完垃圾箱,或者吃完东西,他都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破布,从指甲开始,一点一点地擦拭双手,尽管那块布和他身上的衣服一样,已经脏得不成样子。
刘爱红:他不换,确实脏。
解说:刘光尧老人所有的家当都堆放在这间不足三平米的小窝棚里,站在这间小窝棚的门口,可以清楚地望见刘爱红家的阳台,那栋房子价值十一万。
刘爱红:我家里情况不好,房子11万,首付2万,还贷一个月750,少730,他1200,我480,托儿费200,零食,要保证营养,一天2、3块。
解说:刘爱红夫妇的收入,在烟台市区属于中下水平,他们要还贷款,还要抚养儿子,负担的确很重。为了证实这一点,刘爱红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她算得非常详细,连给儿子买零食的钱都没有遗漏,唯独却没给自己的父亲留下任何预算。采访中一些居民说,其实刘爱红只要少给儿子买一把玩具枪,就可以为老人添一个蚊帐,让他不用再忍受蚊子的叮咬。
刘爱红:他不要,你放下他就弄一边,
记者:蚊帐还有吗?
刘爱红:就是这一个,是双人的,这个能放楼下,
记者:你们挂什么,这是为给老人买的吗?
刘爱红:跟同事借的?
记者:能不能告诉是谁,(犹豫之后,指了指坐在旁边的朋友),这蚊帐是您家里的吗?
刘爱红的同事:有必要问吗?
解说:这位是刘爱红厂里的一位同事,在采访过程中,她一直坐在刘爱红旁边,偶尔还会插上几句话,为刘爱红开脱辩解。
主持人:在我们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当地很多居民都对刘爱红的做法十分气愤。他们都说,从表面上看,这挂没挂蚊帐是件小事儿,可是就算你是真穷、真的困难,一条十几块钱的蚊帐总还买得起吧?居民们认为,刘光尧老人住在楼下的小棚里,生活过得那么凄惨,不是因为他女儿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个女儿根本就没把父亲放在心上。对于居民们的质疑,刘爱红却有自己的说法,她说,这只所以这样做也不能全怪她,因为刘光尧对他们这几个孩子一直没什么感情,没有尽到一个作父亲的责任。
刘爱红:他对我,对别的孩子一直没有什么感情。
村民:自己的孩子,哪能不疼,当老的都喜欢小的,有感情,感情够好了。
刘光尧的弟弟:拿那儿女好,儿女对他一般。
刘爱红的二姐:感情是有的,自己的儿女能没有感情。
记者:村里说的最喜欢小的。
刘爱红的二姐:对,是这样。
解说:刘爱红的二姐告诉我们,父亲最喜欢的就是小女儿。刘爱红十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是刘光尧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的。一九九二年,刘家发生了一件事儿,给刘光尧造成非常大的打击,那以后他变得有点精神恍惚,再也不能下地干活。
刘爱红:别人家的老的还能帮着干干活,他倒好,只会添乱,乱丢东西。
刘爱红的丈夫:有时候把我气的,我说干脆离婚算了,你过你的,我过我的。
解说:按照刘爱红夫妻俩的说法,刘光尧得病后种种不合情理的举动,给他们一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那么刘光尧究竟是怎么得的病?当年刘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村民:不好就是小三出事以后,气的,
记者:怎么气的?
村民笑,不说。
记者:打仗还是怎么?
村民:和人家出了个营生,以后就一年不如一年。
解说:老人原来居住的东宋庄村民告诉我们,一九九二年,刘爱红不顾父亲反对,和本村一个青年谈起了恋爱,没想到几个月后男方被捕入狱,而事后刘爱红也离开了村子。刘光尧就是因为这事儿受的刺激,变得有点儿精神恍惚,村民们也证实,刘光尧当年特别心疼刘爱红。
刘爱红:有一天5楼老大娘说,她媳妇给奶,他就不要,宁肯捡垃圾。不愿当别人面说,你说你要面子你捡垃圾,人家给的不比垃圾里的好吃。确实不理解,不理解。送不送饭都捡垃圾,就是老人痴呆。
解说:刘爱红认为父亲从垃圾桶里捡东西吃,是因为他老年痴呆。于是我们的记者和刘爱红一起看了一段镜头。
记者:这是我们跟了一整天,整个上午他没靠近,这是下午两点。
刘爱红对,他就去那里。
捡的什么,吃的鸡,能吃一口两口。
假如是痴呆,两点之前一次没看见?洗的不惦记。
一般是大米饭和汤,早晨我多给他。
昨天你觉得够不够?
也许他喝汤不饱,两点就饿了。
记者:你这是第一次看到
刘爱红:没有,我没有时间去看他。
解说:看这段镜头的时候,刘爱红脸上的表情非常平静。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区里见过刘光尧老人拣垃圾吃的居民,对此却感到十分难受。
附近居民:有时候走着还哭,也不说话。真可怜。
解说:街坊邻居们都觉得,刘光尧是一位可怜的父亲,刘爱红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不过刘爱红对此却并不这样看,她认为在三个姐妹当中,自己的表现已经算是不错了。
刘爱红:通过我的良心,我没感觉到对不起他。在三个女儿当中,我还算不错的,我二姐家去送饭,比我还没有这么及时。
刘光尧的二女儿:讲自己送饭,送得挺勤。
解说:刘光尧老家的村民告诉我们,刘光尧的三个女儿对老人都不怎么样。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刘光尧身上,还是女儿身上呢?
女儿们列举老人的种种不是。打老婆,不干活,等等。
解说:这就是刘光尧在女儿心目中的形像,可是在刘光尧的老家东宋庄采访的时候,记者听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声音。这让我们有时甚至有点怀疑,我们谈论的究竟是不是同一个刘光尧。
村民:不打老婆,能干活,小姑娘小,都是他照顾。
村民:出名的能干活,他老婆死以后,这两个房子是亲手盖的。
村民:刘光尧哪不好,穷的,就是没有本事,没有什么可以给她们。
解说:村民们说,刘光尧身无分文,又长期患病,对于儿女们来说,他逐渐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二女儿:埋怨两个兄弟。
刘爱红:两个儿子,一个在威海,一个在监狱,这个老的在哪里都受不了,三个女儿一人轮4个月,要是儿子在,就不用轮这么长时间。
解说:当刘爱红把一个事关良心的问题用加减乘除进行运算的时候,她九岁的儿子就坐在同一个房间里。我们甚至担心这个孩子长大后,也会学会这种冷漠的计算方式,而把爱心和责任统统抛之脑后。
小孩粗暴对待老人的镜头
刘爱红:我儿子不叫姥爷,你踢他一脚,他就溜溜德回来了。对象回来也管教,你别打他,也别怎么样,朝他腿上踢,可不重。他从来不叫姥爷,就是踢一下。
解说:刘爱红似乎并不担心,有一天,儿子的这一脚会踢到自己身上;所以她现在也体会不到,这一脚下去究竟是轻是重,所以她才如此轻松地说出下面这段话。
刘爱红:要是我有这样的病,给我饭吃就不错了。
解说:自始至终,刘爱红都觉得自己这个做女儿的无可指责,而她的父亲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就在我们结束采访前,福山巡警大队的一位民警告诉我们,2005年五月五号,刘光尧在福山新东花园附近迷了路,他们遇到老人后想把他送回家,可刘光尧却怎么也不肯上车。
杨永成(福山公安分局巡警大队 民警):问他为什么跑出来,他说女儿不养他。
解说:这是在我们结束采访时,唯一一次听到刘光尧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女儿。
片尾字幕:最新进展 |